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授(2 / 2)
一时间,朝中对宗室改授之法议论纷纷,多有攻讦之语。
当时的唐王朱聿键,听说此事之后,引经据典与陈子壮争辩,由此得罪了一众朝堂公卿。
是以其后朱聿键被崇祯迁怒时,朝臣无一人为之求情。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因宗室改授之法被朝臣抵制,万难实行,崇祯一怒之下,便迁怒于陈子壮,将其逮捕下狱。
张捷对于所谓的改革倒没什么抵触,他如今正受高公公重用,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来找他的麻烦。
他困惑的是,为何高公公会让他准备补官的人员名单。
不论他如何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宗室换授和缺官有什么关系。宗室改授动的是宗室,和他们这些当官的关系不大,无论如何改,也改不到他的头上。
要说有什么关联,无非就是宗室子弟入朝做官,挤占了士子们做官的机会。
朝中的这些人对宗室改授十分敏感,断不会让此政推行下去。
当年哪怕是先帝动了大肝火,最终也不了了之。
以今上的威望和阅历,更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心悦诚服。
即便能顺利的推行下去,那也有大量的宗室子弟补到朝中,朝中的位置应该供不应求才对,为何会缺官呢?
这就是其中的不通之处。
吏部就在午门之外,离司礼监也就一里多路。
可就是这么一段路,张捷也顶着大日头走了大半个时辰。
进了吏部的值房,始觉一阵凉意。他脱了官帽,露出头上的网巾,正要走在冰盆前纳一会儿凉,却是从值房的深处传来了李邦华的声音。
“前之,老夫前日让你拟的山东和河南的缺员名单,如今可齐备了?”
“已然差不多了,正要和您商议呢,这不,高公公唤了下官去司礼监,方才回来。下官这就将名单取过来,请您过目。”
对于张捷有意无意地显摆他和高悌的关系,李邦华早已是司空见惯。作为吏部的堂官,他觉得有必要敲打一下。
“前之,下次你见了高公公,替老夫带句话。你是我吏部的顶梁柱,高公公如此反复的用,若是吏部出了疏漏,老夫可要推到他的头上了。”
张捷干笑一声,也不以为意,正要转身去取名单,只听门外有人传话,说是皇上传召。
按新皇的习惯,若是和臣子有什么话,一般会选择朝会之后,将对应的臣子留在奉天殿说话。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未时,皇上突然传召,肯定是有什么急事。
两人自不敢怠慢,匆匆扣上官帽,朝着奉天殿而去。
不过出乎两人的意料,朱慈烺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急躁,只是看着两人淡淡说道:“唐王托锦衣卫给朕送来了一封奏疏,里面说的事情,倒是和你们吏部有些关系。朕让你们过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