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阻击正洋国(1 / 2)
与什长一起栽下马来的,还有他的九名手下。
十人全部晕倒在地,与死人无异。
这时,从树林中蹿出一队蒙面黑衣人来,为首的,正是大宁国大都督府情报局黑匣子匣长何超。
他接受的大都督古壶的命令,是截击天长国中书令彭一大派出的向征宁大将军的传令兵。
为此,他的人早就潜入了天长国,分成三队,一队日夜监视着彭一大的府衙,另外两队潜伏在传令兵可能的两条必经之路上。
一接到传令兵出发的飞鸽的传书,他就带人埋伏在这段最便于伏击的路上,用大都督给的迷药制造出浓烟迷倒了这些传令兵。
用迷雾而不是直接击杀,是为了减小动静,以免引人注意,这毕竟是在天长国的土地上行动。
何超从什长的包袱里找出了彭一大给杜开武的亲笔命令和兵符,把十人拖到林中隐蔽处全部抹了脖子,就地掩埋并在泥土上铺了落叶掩饰,任务便告完成。
何超知道,大都督如此做的目的是拖延杜开武向石诚进攻的时间,让安元国和正洋国以为天长没能按照约定及时行动,而是把他们两国先推向大宁的刀口,让那两国不再信任天长国,从而瓦解三国的联盟。
按照大都督的筹谋,与他几乎同时行动的,还有侯戈。
此时,在正洋国进攻大宁的前线,侯戈也要行动了。
侯戈接受大都督古壶的命令,带着一队人,早就秘密地来到了东南大将军张路的军中,他来时,同时还带来了给大都督给张路命令。
正洋国大将军林成勇的十万大军向张路的八万东南军发起突然进攻时,张路按照大都督的命令,佯装不敌,节节败退。
退到一座名叫“卧牛山”的地方便不再退了,驻守山上阻滞了林成勇的进攻势头,双方在山上山下形成对峙。
此时,侯戈正和张路站在高处,两人用千里眼观察两军对峙的阵势。
卧牛山如一条横卧的黑牛,山势并不险峻,可是在战争中,人数较少的一方足以凭借这山势居高临下阻挡一段时间人数较多一方的进攻。
虽然看上去是林成勇的正洋国军把张路的大宁军赶到了山上,可是,大宁军并没有被包围,正洋军虽然人数比大宁军多两万,可是其步兵居多,骑兵也就一万多。
而大宁军的骑兵,因为古壶大败高强后,从天长得到近十万战马,一部分配备给了东南军,东南军的骑兵有有三万多,是正洋军的两倍。
大宁军从一开战就边战边退,人马并没损失多少,现在,步兵驻扎山峦上,准备滚石等进行防御,骑兵分布在山的两侧,阻止正洋军从两侧包抄。
正洋军不得不在山下扎营,寻找进攻的机会。
山上山下相距不过数里,在千里眼里,侯戈和张路把正洋军的军营看得一清二楚。
两人在千里眼里经过一番寻找后,同时把千里眼对准了正洋军中一顶大帐。
“张将军,那顶大帐是不是林成勇的帅帐?”侯戈指着前方问。
张路肯定地说:“从它的位置和不断进出的人来看,应该就是林成勇的帅帐。万军之中取敌帅首级,你有几成的把握?”
张路放下千里眼问侯戈。
他接到的大都督的命令,是在正洋军进攻时,先佯败,诱敌深入至卧牛山,由侯戈取了林成勇首级后,趁敌群龙无首惊慌失措时反攻,消灭林成勇军。
侯戈也放下千里眼,看着张路说:“大将军,我有十成的把握,我愿立下军令状,如果我取不来林成勇的首级,你就割下我这颗头。”
“可是,如果我取下了林成勇的头,大将军你有几成把握消灭消灭他的军队?”侯戈反问道。
张路豪迈地说:“我也有十成,如果我没办到,我也甘愿让大都督割下我这颗头。”
“哈哈哈——”两人大笑。
这天天黑后,山下的正洋军营地生起了团团篝火,山上的大宁军也生起了篝火。但是,按照张路的命令,大宁军生篝火的地方是无人防守之处,只派两人生篝火,真正防守的将士,则全部躲在暗处。
张路估计,林成勇不会让对峙长期下去,因为他怕大宁的援军赶过来,林成勇不在今夜都会在明白发起进攻,如果在今夜,应该在人马最困乏的的凌晨丑末时刻。
子正时刻,侯戈带着三十个黑衣人秘密下山,像一群黑色的老鼠,悄悄靠近正洋军的营地,目标是正洋军的帅帐。
侯戈率队潜行在最前面,队伍如一个楔子慢慢楔进正洋军的岗哨警视范围。
突然,前面出现了个五人小队,这是正洋军的流动哨。
侯戈胳膊一压,小队全体成员匍匐在地,躲过了流动哨的视线。
之后继续潜行,又躲过了里面一层流动哨后,他们遇到了一个三人固定哨,三个正洋哨兵背向而立,观察着周围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