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开战(1 / 2)
立即有人反对道:“不对,就是我们天长国自己人干的,古壶远在大宁,他怎么知道我们这么多大臣的官员的私密之事?还知道得那么详细,指名道姓说得那么有鼻子眼,不是我们内部的人,谁会知道得那么清楚?”
“非也!”又有人站出来反对。
“就算是天长人自己干的,也不可能一下子知道那么多人的那么多事,其中的很多事都只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事。依我看,这不是人干的,这就是上天显灵,是上天给天长国的警示。”
“非也!”又有人站出来反对。
……
一时间,大殿内又吵成一锅粥。
“都别吵了!”皇上再次拍了镇纸木条,大殿里立即又安静下来。
“朕看来,此事八成是大宁的古壶那小子捣的鬼,目的就是要让我天长人心大乱,互相猜疑,引发内乱,他好趁火打劫。朕决定,那些纸上所说之事,无论是否有其事,朝廷暂不追究,以待后查,退朝!”
皇上说完,大手一挥,起身去了。
殿内众臣一听,长舒一口气,可是,一想到刚才皇上所说是“暂不追究,以待后查”,这并不表示不查不究,众人各自心怀鬼胎,谁也不招呼谁,各自出殿散去。
李元乾回到后宫,心越来越沉,他有种不祥的预感,天长可能大难将至,这个乞巧节,乞求到的,可能不是“巧”,而是“祸”。
心神不宁,直到后半夜才勉强入睡。
此后的三天里,禁军查孔明灯来源的事毫无进展,却陆续收到数个大的州郡刺史和郡守的快马急报,有十几处重镇也在乞巧节夜晚出现与都城类似的情况。
大量从天而降的有字纸张散落民间,部分地方民心大乱,已经有七八个地方出现大量百姓包围府衙,指名道姓地要求惩治贪官污吏。
李元乾正准备找人商议对策时,又有人来报,朝中大臣已经有六人失踪,包括一名尚书省仆射,两名中书侍郎,一名光禄大夫,两名律博士。
暂时不知道这些失踪者失踪的原因,有可能是自己畏罪潜逃,也有可能是遭到对手的暗算,这些失踪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的名字全都出现在那些天降纸张上面。
李元乾后悔那夜说出的话,“暂不追究,以待后查。”可能是这八个字,吓跑了那些心中有鬼的人。
可是,就算朝廷暂时不查不究,那些官员的丑恶事情已经让无数百姓知道,民怨沸腾,朝廷能视而不见吗?这真是骑虎难下之事。
李元乾正为下面各处州郡传来的民怨四起的事焦头烂额之时,又传来一个让他震惊的事。
有两位拥兵数万的外军将军,为了质证天降纸张上所说的他们克扣军饷的事,已经刀兵相向,死伤了数十人。
他刚下旨严厉斥责了这两位将军,这时,禁军首领来报告一个好消息。
经查,位于都城的一家民鑫商社的分社,可能参与了在都城的孔明灯事件,有人亲眼看到一个巨大的孔明灯从这家商社升空。
这家分社包括一个姓孔的掌柜和十多名伙计已经被抓了起来。
“带来,把这姓孔的带进宫来,朕要亲自审问。”李元乾大声喊道。
很快,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精瘦的男子被带进来,男子听侍卫说他面前的是天长皇上时,恭敬地行了跪拜之礼:“草民,大宁国民鑫商社分社掌柜孔荣拜见皇上。”
李元乾注意到,这个孔荣刚才说话时,把“大宁国民鑫商社”几个字说得特别重,这显然是在提醒他这皇上,他是大宁国的人,而且是民鑫商社的人,颇有点威胁他这皇上的意味。
什么时候就轮到一个大宁贱商也敢威胁天长皇帝的局面,李元乾感到后背有些发凉,仿佛这一切是不可能的,可刚才这姓孔的确实是在威胁他这皇上。
李元乾威严地说:“你既然是大宁民鑫商社的掌柜,在我天长都城里,为何不好好地做你的生意,却放孔明灯,天上散纸,扰乱我大宁?你可知罪?”
“回皇上。”这个孔掌柜不卑不亢地说,“从我们商社确实飞起过一个孔明灯,可那不是我们放的,而是不知从何而来的那个孔明灯,里面的火要熄灭了,降落在我们商社的院子里。”
“我们以为这是天长朝廷为庆祝乞巧节而放的灯,我就让伙计加了松脂,重新把它放到了空中,恰巧被人看见了,我们也不知道那灯是从哪儿来的,那不是我们放的,皇上明鉴啊!”
李元乾愣了,如此一说,还真不能完全证明就是他们干的,可是,最有可能干这事的就是它民鑫商社。
但是,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就惩罚这个孔掌柜和他的伙计,很可能就得罪大宁惹恼了那个古壶。
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想了想,吩咐那个禁军首领:“把他们收监,找到他们放灯的证据后再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