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红砖”的出现(1 / 2)
为什么是围墙是个麻烦的事情呢?
因为围墙是用砖堆砌而成的,做土炕的土砖是肯定不能用的。土砖是泥巴做成的,放到山洞自然是没有问题。可是如果堆砌到外面的话,一旦长时间淋雨的话那么就很容易被雨水冲散,导致垮塌。
阿毛自然不会让族人们的劳动成果被雨季淋成一摊泥,那就只有一个办法_“烧砖”砌墙。
大概算了一下距离,如果要把三面的路口都砌墙连接到一起的话,大概有将近六千米那么长。所以说确实是长了一些,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可是不建的话,挖洞多出来的黄土和挖排水沟多出来的黄土,已经堆成一座新的土山。雨季一来,就会被雨水冲到河里,以后再想建的话又得重新挖土了。
想了一整夜,终于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第二天,一早召集族人一起聚集,开始安排族人去拾捡柴火,而独自又带着制造队研究起了制砖模型。
这个红砖模型和土砖的不一样,红砖模型不能太大,因为太大了不好烧制,弄不好就直接沾到了一起形成一坨泥块。所以模型得改良,不但要改小,还得一次能做出来很多块的砖才行。
毕竟三四块红砖的大小才能抵得上一块土砖的大小,将近六千米的距离得多少砖才能砌好这堵墙呢?最起码也得有两米高以上才能形成一个最有效的防御。
说实话,这种工程不是现在四五百人的部落,短时间就能完成得了。如果要办下来的话,估计就目前这点人,没日没夜不停的做砖堆砌得干上一年才能干好。
于是为了避免挖出来的黄土的浪费,阿毛带着制造队将模具做好了几十个,一个模具能做将近20块红砖模型,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
山上流下来的一条小溪提前被阿毛用土拦截了下来,这段时间已经储存了很多水了,于是决定开始和泥做砖胚。
三百多人被分成了五十多组,两人抬砖模具,两人放泥,还有一人撒干泥粉。撒的粉是方便脱模,不易泥巴黏结模具。这样的工作效率很高,不到一天时间就做出来近万块砖胚,那还是大家还不是特别熟练。
黄土泥巴制成砖胚后,接下来就需要晒干了。花了不到五天的时间,整片地方全是摆满了晒着的砖胚,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阿毛然后吩咐族人开始把之前的砖胚收集起来,摆成了一个圆形窑的造型,足足里摆了将近三米高。然后在中间底下留出了将近两米多宽的烧火的空间。
花了五天的时间,今天终于可以开始烧窑了。
有人问为什么阿毛懂烧砖,别忘了阿毛前世的记忆是没有丢失的。他记得家里盖房子的砖还是他父亲烧制的,那时候还帮着家里做过砖。那段时间的劳累,两世为人都忘不掉。
下面要做的就是点火了,取过来火种把干草垫在下面引燃。慢慢的开始加小柴火,加大的木柴,火也越烧越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