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蒙古帝国的建立(1 / 2)
1206年初春,铁木真在斡难河老营召开了库里台大会,竖起九足白旗,建国号为大蒙古国。
身为蒙力克之子的阔阔出此时已经获得了与长生天沟通的能力,被称为“通天巫”,在他与长生天交流之后,伟大的长生天也赐下了对于铁木真的封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四海的汗。
顺天意而生,顺天意而即位。当年那个草原上的穷小子,现在要代表长生天来统治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了。
新的国家建立了,自然要产生新的制度。
以前草原上的部族制度明显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情况了,毕竟百家争鸣变成蒙古部一家独大,所以改变当前的社会制度是最重要的。
()我这一段写得会比较长,希望大家能耐心观看)因为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铁木真只不过是把蒙古诸部从氏族制带到了封建制,但这在文化程度极低的草原上却是一个跨时代的惊天之举;其重要意义不亚于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
首先,铁木真在总结了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领地授封制度,而这一制度的基础就是千户制度。
千户制度始于金朝,是世袭的军事组织制度,设立该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安置宋朝的降将。
因为金朝在建立时,实行的是猛安谋克制度,这种制度就是百姓战时自备军械打仗,闲时从事各类生产,属于军政合一的制度;但宋朝将领投降过来之后,金朝并不信任他们,不可能让他们融入原先的金朝政治体制中,于是便在猛安谋克制的基础上单独设置了与他平行的千户制,但只是单纯的军事制度,即宋将统领宋兵,并不统领百姓,其意义就是为了安抚宋朝降将,缓解金朝内部的宋金冲突。
而蒙古此时设立的千户制度更类似于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度,千夫长是世袭制,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但谁也想不到,一百多年后,明代又将千户制度又恢复成了金朝时期那种单纯的军事组织制度。
其实在征伐乃蛮部之前,铁木真已经在自己的本部人马进行了试验,现在则是将这种制度推广到整个草原;他将全国百姓划分为95个千户,分别委任88位将领和功臣为千户那颜(千夫长),这种制度让铁木真的汗权得到了更大的加强与集中,因为以前的部落制度的根本在于各部首领,强盛的就可以肆意扩张,弱小的则是被消灭殆尽,而千户制则避免了这一情况的发生;因为每个千户的编制和规模都是固定的,千户那颜可以世袭,但是必须经过大汗的同意,同时大汗可以随时撤换与调动各千户那颜。
南宋使臣徐霆曾在《黑鞑靼事略》中记载:“霆所过沙漠,其地自鞑主、伪后、太子、公主、亲族而下,各有疆界。”
除了诸千户以外,为了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功臣,铁木真又封了四个万户,分别是:木华黎为左手万户,博尔术为右手万户,纳牙阿为中军万户,豁儿赤为森林中百姓万户,同时被赐予“达剌罕”的称号(意为自由的人)。
但这种万户更类似于荣誉头衔,实际统治的部众远远达不到一万户,而“达剌罕”称号拥有者也享有八项特权,即:“1、在汗廷宴饮时允许喝盏;2、可拥有带弓箭的侍卫;3、犯九罪而不罚;4、战争中所有俘获归己;5、围猎中所得猎物归己;6、自由选择牧场;7、随时可以觐见可汗;8、免除所有赋税”。
除了以上几人外,还有一个人也被赐予了“达剌罕”的称号,这个人就是锁儿罕失剌老人,他不仅救过铁木真三次,而且还给予了铁木真生命中最为宝贵的温暖与爱护,铁木真十分感激这一家人,其女合答安被封为第四斡尔朵的皇后,其子赤剌温被封为“四杰”之一,并代父掌管一个千户。
在这之后,铁木真又将东部最肥沃牧场分给了自己的母亲诃额仑夫人与几个弟弟,这些人也被后世称为“东道诸王”;西部的诸多牧场则分给了自己的嫡子,这些人被称为“西道诸王”。
论功行赏完毕,整个草原上其乐融融,每个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封赏,整个草原上再无民族之分,他们现在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蒙古人。
但正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现在蒙古帝国的繁荣与凝聚是系于成吉思汗个人的,想要让自己创建的帝国世代繁荣下去,就必须要有完整的法律来约束所有人。
在蒙古帝国建立之前的草原上,所有的社会秩序都是靠着世代相传流传下来的,每个部落所遵守的行为准则都是不一样的,而现在帝国建立,大封群臣的同时不仅是打破了原有的阶级固化,更是将旧有的行为准则都动摇了,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论功行赏会动摇原有的准则,那我就简单举个例子。
蒙古部和塔塔儿部是世仇,铁木真的父亲死前甚至曾下遗言让他的继任者杀掉所有高过车轮的塔塔儿男人,但现在塔塔儿部的所有人都已经归降了铁木真,有些甚至还成为了他部下的千户那颜,那铁木真要不要遵循蒙古部的传统,杀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