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放弃与坚持(1 / 2)
在攻破苦竹隘后,蒙哥率大军乘胜追击,先命汪德臣招降南宋龙州守将,而后又沿嘉陵江南下攻陷长宁山,进抵鹅顶堡外,守将王佐与副将徐昕已经提前在外围修建了一系列的小型堡垒,用来拱卫鹅顶堡主城,苍溪县知县王仲也率部分军民入城协助防守。
面对着宋军苦心经营的防线,蒙古大军却仅用了三日便将外围堡垒全部荡平,顿时引得鹅顶堡内人心惶惶,王仲本就是文官,见到蒙古军如此悍勇,心生畏惧,为了保住性命,他竟趁王佐与蒙古军激战之时主动打开城门,向蒙哥投降,待王佐发现时已经被蒙古军突入城内却无力回天,最终自杀殉国;副将徐昕与四十六名士兵重伤被俘,不屈而死。
在攻占鹅顶堡后,蒙哥命汪德臣为先锋,率军继续南下,进攻阆州大获山,自己则率领大军进行短暂休整后再行跟上。
杨大渊此人,祖籍天水,与其兄杨大全,其弟杨大楫兄弟三人同仕于宋。
其兄杨大全本是曹友闻的麾下,在鸡冠隘之战后侥幸逃了出来,被升为都统,负责叙州(今四川宜宾)的防御,后来在与蒙古军交战时战死。
而杨大渊自己也是一员悍将,在南宋军中颇有威望,之前四川制置使蒲择之去攻打成都时,就让他负责驻守剑门关,作为防御蒙古主力的第一道防线,足见对他的倚重。
因为有着杀兄之仇的缘故,杨大渊在与蒙古军作战时非常卖力,汪德臣所率领的前锋猛攻数日后死伤颇重,但大获山却巍然不动。
此时蒙哥也率主力大军从后赶来,见此情况也无可奈何,刚刚投降的王仲觉得这是个表现的机会,于是主动要求入城劝降杨大渊。
对于他这种甘为狗腿子的表现,蒙哥是十分欣赏的,于是将他任命为保宁诸城招讨使,并许诺事成之后再加封赏。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王仲冥思苦想,准备了好几番说辞准备用来应付杨大渊有可能提出的条件,同时还能将他拉拢到自己这边,为自己以后的仕途提前铺路。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杨大渊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在他入城之后直接把他给砍了,还命人将其首级掷于城外。
蒙哥见状,知道劝降计划失败,遂令汪德臣继续进攻,自己亲自督战,汪德臣经过仔细研究后,决定进攻大获山的水门,因为这里是宋军唯一的逃生通道。
经过数日激战,宋军终究不敌,被蒙古军将水门夺了过去。
水门一丢,城中的宋军顿时慌了神,之前尚还坚定的抵抗精神瞬间化为逃生的欲望,陷入绝境之后不仅没激发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状态,反而使得城内人心浮动。
汪德臣敏锐地发现了城中的变化,所以在攻占了水门之后他没有继续进攻,反而觐见蒙哥,建议再次派人进城劝降。
蒙哥听了他的分析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命王仲之子王仁继承他爹的遗志,作为新一任使者入城劝降,继续为蒙古帝国的统一大业发光发热。
王仁接到命令后心里直骂娘,有了他爹的前车之鉴,他实在不想去送死,心里暗想蒙哥也不是啥好人呐,这不纯纯拿自己当枪使呢么?
但他也知道如果自己推辞不去,立刻就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只好将他爹刚背诵完没多久的说辞记了下来,硬着头皮进入了大获山。
可他不知道的是,城中的杨大渊比他更纠结,其实杨大渊心里也清楚,仅凭一座小小的大获山肯定阻挡不住蒙古大军前进的脚步,他原本的计划就是在城破之前将家族中的男丁从水门尽皆送出城去,给家族留下香火;而他自己则会与城共存亡,因为他与蒙古人既有国仇,又有家恨,以身殉国后不仅能留下一世英名,还能为子孙后代搏出个好前程,但水门的失陷却使他陷入了被动之中。
看着站在面前的王仁,杨大渊一言不发,只是将目光死死地锁定在他的身上。
他的眼神让王仁头皮发麻,但职责所在,他还是将蒙哥的命令说了出来,只不过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杨大渊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恐惧,但他却没有与之讨价还价的打算,只是将目光从他的身上移走,扫向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些人中,有他的弟弟杨大楫,有他的儿子杨文粲,孙子杨应之,还有他哥杨大全的遗孤杨文仲和杨文安,可以说整个杨氏家族所有的男丁都在这大获山中,如果自己继续坚持下去,那么自己的家族将再无宗嗣血脉流传于这世上。
半晌,杨大渊长叹了一口气,开口道:“粲儿,你随蒙古使者出城面见蒙古皇帝,若他愿保全我大获山中所有军民性命,我愿降!”
1258年十一月,杨大渊出降,蒙哥欲诛之,汪德臣力谏保其一命,并主动要求与其一同为前锋,大破青居山、雅州、简州、隆州之间的全部堡寨。
十二月,蒙古大军进抵大良坪,南宋守将蒲元圭开城投降。
1259年二月,蒙哥亲率大军进迫合州,在他的面前只剩下了一个堡垒——钓鱼城,荡平这里,川蜀大地将尽入蒙古毂中,灭亡南宋指日可待。
可蒙哥不知道的是,他的生命将会在这座险城之前画上句号。
在蒙哥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南路的兀良合台也进展神速,他以仅仅一万三千人的兵力先破横山寨,再越老苍关,攻入南境内,由贵州、象州进入静江府,负责防守静江城的乃是南宋名将李曾伯,他虽然坐拥六万兵马,但却深知蒙古军善于野战,故此闭门不出,准备以坚壁清野之法来阻挡蒙古军。
此举虽然算不得高明,但是对付这种长途奔袭,缺乏后勤补给的队伍却有奇效,兀良合台苦攻几日不下,只好转头北进,连破辰州、沅州,进逼潭州,谁知潭州守将向士壁也固守不出,两军便陷入了僵持当中。
与他们不同的是,负责指挥东路军的塔察儿却连连受挫,在攻至荆门时再也无力继续,只能无功而返。
这一消息使蒙哥大为恼火,于是便在塔察儿前来他的大营商讨作战计划时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而且还说要将他治罪,这使得塔察儿十分不满,赌气之下连夜返回了位于前线的大营。
他们不知道的是,蒙哥营帐中的这一番争吵很快便传到了远在开平的忽必烈耳中,这位被蒙哥无比忌惮的王爷虽然身在草原,但他的耳目却遍布了整个蒙古帝国。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忽必烈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主动遣使前往蒙哥的大营中,请求随同出征。
真是瞌睡了马上有人送枕头,蒙哥正愁不知道用谁来替换塔察儿的东路军统帅之位,蒙将之中不乏悍勇之人,却普遍没有什么谋略;汉将史天泽等人倒是颇有能力,但他却不是特别相信这些人,更何况那些蒙古贵族肯定也不甘心听从一个汉人的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