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难缠的高丽(1 / 2)
当撒礼塔的阵亡消息传回到和林之后,窝阔台十分愤怒,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同高丽一般,多次挑战蒙古帝国的威严。
1233年四月二十日,窝阔台下诏细数高丽高宗(王?庙号‘高宗’)的五大罪状,并要求他立即从江华岛“出海来朝”,并亲自带兵协助蒙古军进攻东夏。
但高丽人也不傻,既然已经撕破脸了,索性就折腾到底。
同年十月,留守在高丽境内的洪福源决定干出点大事来作为自己以后在蒙古帝国晋升的资本,于是便秘密联系了高丽西京的守将毕贤甫,并许以高官厚禄,最终说服对方发动兵变,占领西京。
对于这种行为,高丽朝廷自然气愤不已,崔瑀更是怒不可遏,亲自派兵马使闵曦率领崔氏家族的精锐私兵前去夺回西京城。
经过一番苦战,西京城又被高丽夺了回去,反叛的守将毕贤甫被俘之后被处以腰斩,洪福源的父亲洪大纯、叔叔洪百寿也因没来得及逃出而被俘,闵曦本想杀掉他们,但崔瑀却认为,留着二人与洪福源谈判才符合自身利益,于是将二人流放到孤岛之上。
但经此一役,洪福源也意识到,自己在高丽国内再也无立足之地,哪怕以后想再投降回去也是不可能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龟州等四十余城的降民逃往辽东,投奔了蒙古人。
这一步棋可谓是歪打正着,窝阔台正急需在高丽国内树立一个典型人物来招揽民心,遂将其任命为第一任高丽军政长官,待日后征服高丽之后再上任。
与兴高采烈的洪福源不同,此时的崔瑀愁眉苦脸,他深知洪福源这一走,高丽国内将再也没有了让蒙古人顾及的东西。
以前蒙古人入侵,还要仔细区分一下哪些是投降了他们的民众,哪些是高丽的游击队,从而做出杀还是不杀的判断。
可如今投降了蒙古人的百姓都逃走了,蒙古人只需要重复挥刀、劈砍这两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了。
但很快,崔瑀便想到了一个妙计。
你洪福源不是抱上了蒙古人的大腿嘛,我虽然抱不上这么粗的腿,但我可以多抱几条腿啊!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崔瑀首先派出了一支使团前往汴梁,希望能与金国取得联系,并寻求他们的帮助,但不幸的是,在使团行至辽东海州时,因为蒙古人的封锁太过严密,根本无法通行,只好折返回来。
但崔瑀没有气馁,金国只是他的“预备大腿”之一,抱不上也无所谓,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真正想抱的大腿是东夏。
可人算不如天算,还没等他派往东夏的使团出发,派驻在高丽边境的探马便传回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东夏亡了!
灭亡东夏的,自然是蒙古人。
这次窝阔台吸取了前两次蒙丽战争的教训,深知不能再让任何人扼住自己的后勤补给线,于是便决定先将东夏这个横亘在蒙丽之间而且又特别能蹦跶的小跳蚤灭掉。
公元1233年九月,蒙古大军攻占东夏国南京(今吉林省图们市长安镇),擒杀东夏皇帝蒲显万奴;而后蒙古军继续北进,攻占东夏都城开元(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夏至此灭亡,国祚19年。
好了!
这下前进的道路上再也没有了阻碍。
高丽!
你的死期到了!
公元1234年,在灭亡了金国这个世仇之后,窝阔台再次将对高丽的征服提上了日程。
同年五月,为了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损失,窝阔台提前派遣使者持玺书前往高丽诏谕还未投降的高丽军民,以洪福源所受到的优厚待遇举例,引导他们投降,并号召他们捉拿高丽国王和官员,以便在蒙古大军再次到来之后获得优待,但却并未取得特别显着的成效。
1235年,窝阔台任命大将唐古为主帅,洪福源副之,抽调蒙古军、乣军、汉军及高丽降军组成联军,再次征讨高丽。
闰七月,蒙古联军渡过鸭绿江,与高丽边境守军展开激战。
此时的蒙古帝国上下都认为,这场实力极度不均衡的战争将会很快结束,而结果肯定也是以蒙古的胜利而告终。
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第三次蒙丽战争整整打了四年。
而之所以能够发展至此,则都要归功于崔瑀所做出的正确判断。
高丽军在正面战场确实打不过精悍的蒙古联军,但凭借着对于地形的了解和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术,却也给蒙古联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虽然在此期间,蒙古联军也攻占了大部分的高丽城池,但由于国都提前迁到了江华岛,蒙古联军又不擅长水战,所以高丽国的根基并没有受到致命的伤害。
不仅如此,崔瑀还利用蒙古联军的内部矛盾,成功分化了一批不愿意为蒙古效力的汉人、契丹人和女真人,并将他们收归到了己方阵营,利用他们对于蒙古军队的熟悉反过来给蒙古联军制造很多的麻烦,极大地拖延了对方推进的速度。
但即便如此,高丽国现在也有些撑不住了。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家底太薄了。
本来朝鲜半岛的自然环境就不算太好,可耕种的土地非常有限,各种能发展的手工业和农牧业都集中在极为狭小的平原地带,而今这些地方都被蒙古人占领或摧毁,再加上之前连年征战所消耗的天文数字,高丽国内如今即将断粮。
没饭吃,还打毛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