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月20日(自信)(1 / 2)
楼主:自信
评论区:
1:“只有单一的评价体系,才会造成普通人的自卑,而多元的价值判断,允许每一个人都发光发亮。”[偷笑R]乔爸今日份金句,学习到了
2:我也是老师,夸孩子已经夸的麻木了,该夸的时候夸,不足之处当然也需要改善,鼓励孩子,夸孩子当然是非常好的,谁都想听好话,这样会让其心情好,精神状态好,只是说遇到不足之处如何去说话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并且不会适得其反,这就说到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再者中国多少人呀,适度的夸奖就好了,如果夸的过头了,真的也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因为孩子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当遇到比他更优秀,更厉害的角色的时候,他的世界观是非常容易崩塌的,我们中国国情不允许我们过于自信,始终保持谦卑的心态才能吸收更多!别的不说,谨遵孔子的教,学思想,肯定不会错!
3:数据统计,欧洲可是抑郁症最多的地区,[笑哭R]小的时候被夸太狠了,长大后走入社会,老板招人肯定是要找能干活的啊,结果找来一个只会吹牛的,这不得往死里骂,要比就冷暴力,这样抑郁症自然就来了。要不然怎么说中日韩的员工是欧美老板最喜欢的,能干又谦虚。
4:这个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物极必反,凡事都要有度,有张有弛,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不卑不亢,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没有断层是有道理的
5:美国倒是解放天性了,天天在人间打猎,要是中国也如此解放天性,我也想买一把AK47或雷明登,我的天性被压抑的太久了[笑哭R]
6:我不知道我们传统的教学怎么就变成你所说的训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教育了多少不服输的名人。你的解放天性是啥?难道要要想动物一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吗?
7:你使用的各种科技产品,享受的各种廉价人工服务,都是受过服从性教育的人给你提供的,成年人思维不要太简单。
8:谢谢您!我其实是要突出孔子的这个教育原则,无愤不启,不菲不发,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并且身教重于言教
9:对!凡事有个度,家长老师的价值导向很重要,毕竟孩子最终会成为单独的个体存在于他未来的环境中,会有悲欢离合,正确的去接受很重要。
10:我给你说有的孩子你是想挑他有点夸,你夸他他也会觉得他一切都很棒,这都是感觉,因材施教,跟着感觉吧,教育这个东西不是一概而就!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心里面都有一杆秤!无需多言
11:中国的教育尚且还不能做到不卑不亢,就像你说的“人太多啦”,竞争那么激烈,可不得卷死吗?只能说教育也是分国情的
12:你还真别说,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都没有过时呢,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学着都在学习孔孟之道呢!
13:是的,我对视频中这种方式并不很欣赏和激动...因为我走过反面教材的路。物极必反。哪一种教育方式都有极其背道而驰的效果后果...因为每一个个体本质也是大不同的。说多了都是泪,只能说,不能太轻易相信这种看似“完美美好”的夸夸夸了。没有完美的结果。
14:孩子调皮的时候 真的是可以气的你想原地升天 但是该有的规矩肯定还是要有 尽量在一堆缺点里面找优点 不在规则下面过分挑剔 我觉得 自信不一定是自负 还得学会自洽
15:在中国,多少211和985毕业后没工作,多元的评价体系,是需要社会现实支撑的,中国不就是看成绩的地方么,不是211不是985就没可能进好的单位,这样的社会,想要多元评价一个孩子真的很难[叹气R][叹气R][叹气R]
16:不要因为小事沾沾自喜中的小事跟你所说的这些没关系,中国人也提倡多鼓励孩子。谦逊不是自卑,不得不承认国外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发光点,对别国经验的介绍并不是崇洋媚外, 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来都应以开放的心态去汲取一切人类的智慧成就。儒家的大同梦想从来都有兼济天下的胸怀, 而非在个别地域、个别族群制造地方性知识。但温良恭俭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不必过度解读它们,跟你一样,国外也有很多聪明人觉得中国人的这些品质是值得学习的。学习别国经验的同时也要坚定的相信自己国家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
17:看上面有人说成人后自杀率和抑郁高,我想到一个词捧杀,这会不会是全社会的捧杀,小的时候确实自信了,到了社会上没人惯着你,发现自己其实并没自己想象中那么优秀,落差太大不就抑郁了,抗不过去不就只能自杀,正确的教育不是只是夸,应该好的夸不对就该批评,有肯定有挫折,才会在人生中找到真实的自己。
18:我是完全不敢这么捧杀的,我能做的是孩子有点进步就表扬,做错了及时指出,就这都还让孩子不高兴,我再天天的只说他好,他真的不知道生活的真相才可怕,就像一个女孩明明丑,但家里人天天告诉她,你是公主,你是最美的,她真可以这么认为,将来长大了除非她爹有能力给个几千万陪嫁,再让夫家接着哄公主,不然谁干?但现在绝大多数穷爹妈也在这么哄孩子,更可怕!
19:我的理解,相信我能够变得更好才是自信,但多数人的自信就是认为我就是最好最对的,也就不会认同别的想法和标准,如果他们表示认同,那就是伪善。
20:知道容易做到难!中学时代服下的猛药,在大学结下恶果,讲台下的孩子一届比一届安静,班上的男生很少追求身边的女孩,那种属于年轻人本能的粗力和莽撞,那种不管不顾奋不顾身的蓬勃活力,仿佛被无形的东西牵住。我宁愿台下的学生活蹦乱跳站起来顶嘴,大胆发表漏洞百出的看法,也不愿看到他们安安静静的记笔记。我越来越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的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激素、抗生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冷默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男孩子大多胆小怕事,不敢去冒险追求女生,女孩子独立不婚,大龄剩女突破一个亿!扼杀天性的教育必然对社会发展带来灾难性影响。
21:说的很好,小时候这不让看那不让看,没有正确的性观念引导,也不教孩子正确的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爱,孩子长大了怎么恋爱?我看现在没人结婚,出生率底是必然!为啥?因为咱老师没教过![笑哭R]
22:说实话,我是觉得活着挺累的在中国!像博主说的那样,感觉包袱太多了!我虽然没有活在别人都评价体系中,但是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各种贷款!双方父母年迈![失望R]同时也是幸福的!因为有自己的小家
23:其实现在中国孩子也自信多了,我孩子就非常自信[失望R][失望R],哈h哈哈哈。。。自信得我有时候都觉得有点尬,可能就是我们受得那种谦虚的教育嘛,哈h哈哈哈[失望R][失望R]
24:我也是,搞得我需要时不时提醒他人外有人[笑哭R]我就是经常被周围的人影响,是不是焦虑一下,搞得有点神经质,不知道这个娃到底该怎么养
25:自信不自信和发展中国家无关,是传统的教育方式,西方国家大多家长都是以鼓励、赞扬孩子的方式,他们鼓励孩子自我思考、自己动手、独立完成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