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民间非法集资暴雷了(2 / 2)
到这个时候,高扬还忍不住科普一下。
“爆雷,还真形象。”
李文军叹了口气。
“你分析预测一下,整个温州这种资金能有多少?”
高扬的询问让李文军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沉默一会,“以这种方式进行流通的民间资金,应该超过3亿元了……”
三亿?!
高扬哑然失笑,有点意思了。
三亿,谁敢想象,1986年,温州民间能有这么多钱!
也只有温州这里,这么多钱,才会成为当地私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金动力。
“咱们先去你老家看看,我也想见识见识一下抬会。”
李文军松了口气,高扬老板敢这么说,就一定有办法。
高扬带了李文军还有四个保镖,带了两辆车就去了温州下面的乐清县。
温州到处都是山,能住人发展经济的地方,只有山谷间的小块平地。
就这样,还是能看出来,这个地方的人,脑子灵活,前店后厂,经济非常灵活。
在李文军家三层小楼里,高扬见到了他父亲,一个瘦瘦的精明的老头,李奇峰,一个老木匠。
更让高扬目瞪口呆的是,李奇峰家里,堆满了一捆捆的大团结,一屋子的钱!
“李叔,你就不怕有人来抢了你?”
李奇峰从儿子李文军嘴里得知,高扬是大老板,过来就是帮他想办法的。
恰好他也遇到了一个大窟窿,需要高扬的帮助,也就说了实话。
“抢是最有可能的。
这几天有人来撤资,还要利息,如果换不上,我想他们撕了我都有可能。”
高扬打量李奇峰,虽然是农民木匠,但感觉这人能说会道,是个人物。
不然也不会搞的这么大。
“为什么窟窿会这么大?”
高扬想听李奇峰亲自说出的经验。
李奇峰也不隐瞒,“为什么叫‘抬会’?
第一是把利息抬高;
第二是把会额抬大。
从原来的‘单万会’,抬到10万会、50万会、100万会。”
高扬点点头笑道,“也就是层层利息加码呗。”
“是的是的。”
高扬又问:“你上面是谁?”
“我们大会主叫郑乐芬,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丈夫蔡胜南是县汽车客运站的职工。”
接下来李奇峰就详细介绍了一番,温州包括乐清县抬会的情况。
高扬听了也是啧啧称奇。
郑乐芬长得圆脸胖身,为人热情大方,她没有读过几年书,结婚后就在家里做点针头线脑的小生意。
1985年9月,郑乐芬夫妇合谋组织了“民间金融互助会”,也叫“平会”。
同年10月,又将“平会”转为高利润为诱饵的“抬会”,郑乐芬为会主。
其经营方式先由会员向会主缴纳大额会款,然后由会主分期返还会员。
或者由会主先行付给会员大额会款,再由会员分期返还给会主。
由于入会利息很高,导致该“抬会”规模迅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