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河仙(一)(2 / 2)
可是眼见日子已过,却迟迟不见船队的踪影。难道他们没有逃出来?或者路上遇到了什么麻烦?
莫仕贞寝食难安,每天都派人到海边打探,询问渔民可见过什么船队。
今天像往常一样,莫仕贞天色微亮就起了床。在小妾的伺候下更衣吃饭,然后来到前堂店面监督伙计拆门板,照例打发一人去码头打探。
店面是开了,却没什么买卖。
昌隆行经营的是绸缎、瓷器这类中国奢侈品,或卖给真腊王公,或卖给通洋至此的红毛人。这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买卖本就难做,清廷实行迁界禁海后,大陆往来断绝,总号都难上加难,何况这个分号?
莫掌柜坐在柜台后翻看账本。望着惨不忍睹的进项,只能唉声叹气。天地倒转,他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时,去码头打探的伙计回来了。莫仕贞抬头,发现这伙计好像受到了什么惊吓。
“出什么事了?可有船靠港?”
“有!老爷,很多!海湾里全是船!”
河仙海湾被一个海角夹成三角形,东西并不宽。
杨彦迪把全军分成前后二队,二十艘先锋船在最前一字儿排开,突击岸上各处要地。随后本阵三十余船进抵海岸,主力部队蜂拥登陆。
一时间,海面船影层叠、沙滩人影密布,仿若1944的诺曼底。
杨军之所以配合如此周密,是因为杨彦迪又从倒斗团那里借来几部对讲机,给每艘号船都配了一部。正如他预想的那样,各部调动立竿见影得大为顺畅。
“这东西多少银子?”杨彦迪愈发认定,此物要远比刀剑枪炮重要得多!
倒斗团没有进港凑热闹,而是远离杨军军阵,在海角下锚。
驾驶台上架起机枪,岸边也支起帐篷,拉开了铁丝网。晕船晕得求死不得的倒斗团,终于连滚带爬上了岸。
“啊!亲爱的陆地!”
王辛岂大脑还算清醒,逼所有人穿上防弹衣戴好头盔手枪不离身,谁知道岸上有什么牛鬼蛇神呢?
“这里就是河仙?”汤航举起望远镜环顾四周,大失所望。
史书上说河仙此时尚未大规模开发,环境恶劣,可是想到日后莫玖能割据此地,应该也不至于太荒芜。
结果放眼望去,茂密的热带雨林几乎塞满整个视野。即使没有雨林的地方,也是遍地荆棘或是沼泽湖泊,几乎看不到农田和村庄。
迷信史书坑死人呀!
“莫玖能把这里建成后来的港口国?绝!对!牛!逼!”汤航又词穷了,只能用最粗鄙也最真诚的方式赞叹。
邢茂峰却对这里很满意:“河仙就在西港东面不到120公里,非常适合作为一个前进基地。”
钟博世蹲下,抓了把泥土在手中搓捻:“我看过一些湄公河口的资料。这里六成土壤旱季偏酸性,雨季相对好一些,不搞水利的话只能种一季。四成土壤一年两熟,就算没有化肥,靠现代良种配合农家肥和简单水利,亩产每年也不会低于400公斤!酸性土可以种浮稻,扔下不管也有60公斤。还可以种土豆、红薯,养牛养马……”
作为一个五谷不分的城市宅男,汤航已经懵圈:“钟总在说什么?”
钟博世一笑,没有解释:“总之,这种热带河流边上有一万种死法,就是轮不到饿死。杨彦迪要是在这都待不下去,投降大清算了,还中兴个屁!话说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当种植园主,种木棉、种甘蔗、种橡胶,你们不要老想搞大工业,农业也是可以挣大钱的!”
王辛岂跺了跺脚下的土地:“那就设一个商站,做生存刚需的买卖——粮食、棉布、糖、盐、药品,再加上一点军火。还可以把陶瓷、现代织物运到这边,卖给欧洲人!我保证两年之内,诸位实现财务自由!”
“多谢胖总成全啦!哈哈哈!”
这时,远远划来一条船,船上军官恭敬地抱拳:“诸位好汉,将军有请,在督船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