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杨子荣1号分队(2 / 2)
汤航边开车边说:“习惯了洋浦的机械化农场,再看这里……方知咱们任重而道远呀!”
“那我们在这边卖农机呗?”徐工面露天真。
邱松明顿时无语:“这位哥哥,老百姓得买得起呀!秧马都用不起,谁用你的插秧机?!”
徐工自嘲一笑,抱着枪仰在椅子上:“是啊,得先让老百姓有钱,东西才能卖得出去。我听说古代海南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亩产只有几十公斤的样子。黎族更低,连这个都不如!”
汤航大拇指戳了戳后面的车:“所以这次毛维维跟着嘛!他会说两种黎话,就是不知道儋州是哪种。长坡、洛基、那大都有黎人,石出由好像打算雇佣黎人开矿,用粮食支付报酬。”
“嗯,这个主意好!就是和黎人商量一下,能不能别纹面?上次拉练看到一个黎族老太太,脸上好几道纹,一张嘴满口黑牙,吓死我了……”徐工说起来,还心有余悸的样子。
汤航笑起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逐步提高少数民族的经济基础,那些所谓的‘落后象征’自然就消失了。我觉得对黎人大体可以分三步:先是通商,建立互信,然后慢慢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水平,最后黎人出山,山民变村民……”
后座突然传来一声冷笑,钟帜打断了汤航的侃侃而谈:“山民变村民?说得轻巧!地从哪里来?”
汤航莫名被怼,不过语气还是很和善:“地好说呀!现代儋州的人口有100万,仅粮食的播种面积就超过35万亩。清初这会儿,整个儋州的人口还没洋浦经济开发区的人多呢,耕地更少,还怕没土地?”
钟帜逼问:“那古人为啥不自己种呢?因为根本就没那么多耕地!”
汤航奇怪地回头看了他一眼,拜师会的时候打过交道,没觉得这家伙是杠精呀?那时候合作还挺愉快,怎么今天和自己杠上了?
心中有了火,语气也冲了起来:“大哥,满眼的荒地你眼睛聋呀?清中期的时候,儋州人口就超过十万人了好不好?那时候生产力和明末清初有多大区别?退一步说,就算古人开垦不了那么多荒地,所以才要我们呀!不然我们穿越来干什么,专职欺男霸女?”
徐工诧异地看着他们俩,怎么好端端地吵上了?急忙出来打哈哈:“咱们这不刚好剿匪丈田组合拳嘛!”
汤航就坡下驴:“对嘛,慢慢来就是了,反正有的是时间。”
可是钟帜并不打算给他面子:“轻巧话谁都会说!慢慢经营不也得消耗人力物力?”
汤航这下真生气了,回怼:“所以要慢慢积累,不能着急!但不着急不代表什么都不做!”
钟帜提高了嗓门:“耗费人力物力开田给黎人,怎么回本呢?田租低了,回不来本。高了,黎人不愿意出山!大陆难民你就是收六成租都愿意,黎人只愿意交三成甚至不交,你租给谁?”
汤航嗓门更高:“你说梦话呢?!定的农业税只有两成,三成都不到!再说田租不是目的,目的是实实在在的耕地面积!是消灭民族压迫!是保证社会稳定!”
钟帜的嗓门再高一度:“面积本身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交六成租,意味着同一块地能收取更多的粮食!更多的粮食,工业部门不担心工人口粮!外贸部门能拿更多的工业品换外汇而非内部消费!军事部门不担心军粮!所有人都能得到好处,甚至包括佃户,因为他们本来就狗屁没有!”
汤航一听,阴阳怪气起来:“哎哟!你不去当个大地主可真委屈你了!六成租子,你比黄世仁还不是个东西呢?什么狗屁租子!耕地面积、粮食产量才是真的!实实在在的粮食产量有了,你有无数种方法收粮!粮食产量不够,你逼百姓交八成也屁用没有!“
钟帜怒吼:“实质性问题在于,凭什么给黎人比汉人更好的生活条件?!消耗汉族的资源帮扶少数民族,是对汉族的迫害!”
哦,原来是这样。
汤航回头,眯眼打量钟帜,原来这家伙和那个张冰释是一路货色,心中顿生厌恶:“哎哟哟,说了这么多,还是要搞民族压迫呗?海南黎乱持续了一千年,历代封建王朝剿黎浪费的银子,你打算再花一遍?什么叫‘给黎人比汉人更好的生活条件’?让黎人出山,在你眼里就成了‘更好的生活条件’?那你把汉人难民弄来,一口气抢走人家六成收成算啥?合着在你眼里农民不配是汉族,地主才是呗?”
钟帜青筋暴起:“你这是种族歧视!地域歧视!”
汤航直接开骂:“槽!我就歧视你了,怎么滴?!我就把那些汉族狗大户炮决了,把土地分给黎族,怎么滴?!我就汉族黎族一碗水端平,怎!么!滴!?假惺惺的玩意儿,外面那么多农民有哪个是吃饱饭的样子,你收六成租子还有脸说自己是汉族?!”
徐工被两人吵得头大,赶紧伸胳膊拦住:“好了好了,吵个屁啊你们!民族政策执委会肯定有自己的打算,一等少民二等汉绝对不允许,但封建王朝的民族压迫更不会允许,有什么可吵的?”
邱松明看了眼钟帜腰间的手枪,提前按住他的胳膊:“行了行了,不至于不至于。你没听人家女朋友穿个清代汉服被骂哭了,你还在这上眼药?这么不长眼呢?”
钟帜上了头,扭头对着邱松明开喷:“清代那是奴隶装!那是汉服吗?!”
一听这话,想起任欣雨可怜巴巴的泪眼,汤航彻底爆炸,扭头就骂:“我操你……”
徐工大惊失色:“小心前面!”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