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聪明人和笨人三(1 / 2)
众老人也是一阵唏嘘。
可不是吗?干了一辈子农活,交了一辈子公粮。没有医保社保,原想养儿防老又被计划生育虐得体无完肤。孩子们长大了又接过父辈的衣钵,还是当个老农民。兴,农民苦!乱世农民更苦!
所谓的改革开放啦!包产到户啦!顶多是饿不死而已。还好年轻人可以去外地打工,但打工可打不了一辈子。到人老色衰…喔,人老体弱时,也不会有老板再要你打工。还得回来种这一亩三分地。
“阿彬孙!有什么办法让年轻人回来又能赚到钱的。我们老了,待候这几亩地有时真是力不从心了!农忙时孩子们还要从外地赶回来帮忙。这割回几千斤水稻,也卖不出多少钱。而孩子们来回车费还有误工费什么的可能都去了一二千元呀!能回来,就算少赚点也比外面打工强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说道。应该是公字辈的,但黄华彬还真叫不出名字。
众人连连点头称是。
黄华彬想到了才说道“阿公!众位宗亲和村民们。阿公说的不错,每次我回来见到村里就是一些老人和孩子。也就节假才有些年轻人回来。认真说,广西节日差不多每月都有一个。春节过后就元宵,打工的至少过完元宵才出门。二月二可回可不回。但接着就清明节,这节最少要回来一星期。然后端午节,七月十四,中秋,冬至,元旦新年等等。就算每次回来一趟花个一千,再给家里老人孩子留些钱。在外就算五六千一个月,但到年底有个一两万顶天了是不是?″
“平时还用,我孩子有年过年后连路费都找我要的。打工真不赚钱!″有人说道。
“是呀是呀!但不去打工在家里更没收入!″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道。
“咳咳!我还没说完呢。其实我以前也一直打工,但除去各种费用真的存不住钱!所以我想到个让全村人都能有稳定收入的门路。就看大家配不配合啦!″
“有收入肯定配合啦!″
“对对!说说看!″
“华彬!你就别吊大家胃囗了!只要对村民有利的事情。大家肯定配合,包括我!″村长荣鑫叔说道。
众人眼睛全盯着站在人群中间的黄华彬。
这怎么有种羊入狼群的感觉!
“我是这么想的。老宅这块地赔偿款三千万,分到每个人头上也没多少钱。而有的家人囗多有的家人口少,土地是大家共有的。别为了分钱的事惹出纠纷就不好了。所以我想将这笔钱按每户改建成两到三间民宿。这要根据建设成本来算,成立个管理公司。以后客游量上来后,由公司统一价格,安排到各家去住。当然,公司也要收点费用支付公司管理人员工资。公司人员也以村里人为主…″
“停停停!华彬,你这什么鬼主意!平时村里连个外人都少!你拿那么多钱搞民宿?鬼来住吗?有钱人谁不去住大宾馆大城市。跑来农村住?脑袋进水了吧!我看还是将钱分给大家好!″说话的是宗族叔叔荣佛叔。
众人听了也议论纷纷。
“就系喽!分到大家手上才是真的!″这是荣佛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