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人在三国,开局继承吕布遗产 > 第37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37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从快递员到首富  进宫当继后,皇上盼着本宫别死  肉身成圣:从打爆拳愿开始  乱世倾城之城主大人太无赖  异界,开局获得超级强化  救命,身边女人都是病娇  乡村神医村长  开局一颗球,让我从黑森林里逃生  人在四合院:我是何雨柱  奥特:正义之旅 

见到秦牧迟迟没有下达攻城的命令,后面的黄忠驱马上前,向秦牧进言道:“陛下,城里的荆军连战连败,又有蔡瑁之死,适才内讧,定然人心丧乱,将士战心衰落。”

“而我军士气旺盛,皆有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之心。”

“由此一看,人和尽在陛下,尽在大魏,优势在我!”

“若要攻破这座襄阳城,或可十日之内办到。”

黄忠对此是信心十足的。

不可否认,城内的荆军将士在斗志、战斗力、粮草辎重等方面,的确是远不如魏军的。

以强攻的方式,或许魏军十天之内,真的能攻破襄阳城。

但,那要付出多少将士的流血牺牲?

“陛下,微臣认为不妥。”

在一边的陈宫提出了反对意见。

“荆国现在是两线作战,精锐之师大半在益州,襄阳、江陵一带的荆军却是不多,粮草辎重也不多。”

“打仗,最要紧的是粮食。若无足够的粮食,城里的守军再悍勇,也将不战自溃!”

顿了一下,陈宫又道:“因此,微臣主张对襄阳城围而不攻,待城里的荆军粮草耗尽,则他们的战斗力更是不值一提,或会选择突围。”

“到那时,我大军要击败荆军,夺取襄阳城,岂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陈宫的话音一落,刘伯温也是附和道:“陛下,公台所言极是。”

“现在襄阳城,已经成了一座孤城,内外交困之下,我军若是采取猛攻的方式,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关羽能趁机煽动城内的军民上下一心,负隅顽抗。”

“反之,我军若能放开一条生路,对襄阳城围而不攻的话,则城内的军民一定不会有多少战意。”

“时日一久,他们一定会松懈,甚至于不得不逃出襄阳城。”

秦牧身边的谋臣大将,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或是主张立即进攻,不给城内的荆军任何喘息之机会。

或是主张对襄阳城围而不攻,慢慢的耗死城内的敌人。

秦牧把目光放在了贾诩的身上,询问道:“文和,你有何看法?”

见到秦牧问起了自己,贾诩想了一下,便道:“陛下,微臣的想法,跟公台、伯温一样。”

“若能以最小的伤亡代价,夺下襄阳城,何乐而不为?”

“文和此言差矣。”

吕蒙摇摇头道:“战场搏杀,将士伤亡本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何必吝惜?”

“再者说,若我大军不能早些时日攻破襄阳城,等刘备率兵赶回荆州,恐怕战局难测。”

“到那时,我们再想攻克襄阳城,将是难上加难了。”

闻言,贾诩意味深长的笑道:“吕将军,对我大军而言,刘备何足惧哉?他若能率兵赶回来,那更是最好不过了。”

“何以见得?”

“益州那边面临的压力也不小。尤其是汉中郡那里,鲁肃所部兵马困守于阳平关、天荡山一带,就连郡治南郑城都丢了。”

“这……”

吕蒙沉默了。

汉中郡那边的战局,对大魏而言,的确是颇为不利。

诚然,这一次的汉中之战,只能算是局部战争,“小打小闹”。

但是再加上阆中、充国一带虎视眈眈的荆军,那就足够使人担心,益州会不会被曹刘两家瓜分。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大唐虎贲 穿越红楼之我是薛霸王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伐晋 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