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量中土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2 / 2)
“藩属国所献上的礼物,那都是我大魏应得的,何须回礼?”
“岂非荒唐?”
“……”
秦牧的这话一出,群臣都不由得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吭声了。
原来秦牧还是用商量的口吻,想改一下给诸藩属国的回馈之礼。
现在可好,秦牧直接不给诸藩属国任何回馈之礼了。
那些藩属国所献上的礼物,他都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是何道理?
难道,秦牧就不担心,从今往后,都不会再有任何一个邦国前来洛阳纳贡吗?
杜如晦深吸了一口气,壮着胆子,颤巍巍的说道:“陛下,若是如此,恐怕今后到京师朝贡的藩属国,将极大锐减,请陛下三思!”
秦牧淡淡的道:“若不来朝者,若不纳贡者。”
“朕,必当发兵,打到他们服气为止。”
“再不服,灭国!”
闻言,朝堂上的公卿百官们,都感受到了秦牧坚决的态度,不由得改了口风,赞同秦牧的主张。
这就是开国皇帝的话语权了。
一言以蔽之!
大魏的“祖制”,是从秦牧这里开始的。
谁敢不从?
“陛下!”
杜如晦跪了下来,痛心疾首的向秦牧说道:“我大魏作为天朝上邦,朝贡体系,怎能弃之不要?”
“这不是量中土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
“自古以来的朝贡体系,也绝非是跟做买卖一样,需要讨价还价,必须要占便宜。”
“陛下,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
“我泱泱大国,岂能毫无大国之风范?”
“……”
秦牧沉默了。
秦牧言尽于此,杜如晦都如此敢言直谏,让朝堂之上的公卿百官,都不禁为他暗暗捏了一把汗。
别看秦牧平日里是平易近人,善于纳谏的形象。
但,秦牧骨子里,或多或少已经有些刚愎自用了。
这几乎是所有雄才伟略君主的一种“通病”。
这样的“刚愎自用”,有利有弊。
因为,这样的君主往往有主见,做事不会优柔寡断,也不会偏听偏信。
现在秦牧已经做出了决断,杜如晦却仍要进谏,就不怕秦牧一怒之下,把他罢官夺职了吗?
杜如晦没有说话,而是一个头磕在地板上,等候着秦牧的回复。
其实,对于杜如晦所言,秦牧也是知晓其中之利害关系的。
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一直是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事实正是如此。
每个朝代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朝贡体系,如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明成祖等等皇帝,都以“武功”着称于世。
而每当有藩属国来朝贡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薄来厚往。
那些藩属国送来一件礼物,他们就会回馈十件、一百件的礼物。
原因何在?
仅仅是为了面子吗?
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