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从散约败(2 / 2)
原来当日董卓纵火焚烧洛阳,第一支冲入洛阳救火的孙坚部进入皇城南宫后,祖茂部的一个伍长在一处枯井中发现了一个怀抱锦盒的宫女尸体。
那伍长以为怀中有金银财宝,便让袍泽用绳索将自己放入井中,将锦盒取了出来。
打开一看,居然是一方玉印,上面用小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但士卒粗鄙,既不识字,也没见过玉玺。
便见这宝物进献给了祖茂。
祖茂看到玉玺后大惊失色,为防走漏消息,他连忙将这一伍的士卒关押了起来,并将玉玺给到了孙坚。
孙坚得了玉玺欣喜若狂,深夜召集了黄盖、程普、韩当、祖茂四人,并将玉玺取出展示给四员心腹大将。
并说道:“孙某年少在在扬州游历之时,听一方士言东南有帝王之气!今得至宝,莫非灵验在我孙文台身上!”
其实这话和刘邦说自己出生的时候天有异象一个意思,听的人你甭管是不是真的。
你信了我就是支持我,不信就是反对我。
黄盖当场就觉得这个东西不吉利,应该交给杨陵。
但作为一方诸侯的孙坚,怎么会没有自己的野望呢?岂能将传国玉玺拱手让与他人?
今番长亭送别,杨陵之言情真意切。方才又担心和自己有仇的刘表、黄祖对自己不利,特地来提醒。
孙坚骑在马上,望着杨陵的背影,确实有喊住杨陵,将传国玉玺交给他的冲动。
但此刻,在他心中另一个声音在咆哮:“杨陵可以,为何我孙坚不行?!汉室已然倾颓,此乃大争之世!我孙家亦可立万世之基业!”
心念至此,孙坚猛扯缰绳,绝尘而去。
徒留下黄盖与程普原地叹息。
而就在此时,辛弃疾策马狂奔至杨陵面前,翻身下马,一把扯住了杨陵战马的缰绳。
辛弃疾气喘吁吁的说道:“主公!不能让孙文台走!他手里有···”
杨陵抬手打断道:“幼安!此事吾已知晓!然孙文台乃吾兄长,此事无须再提。”
才行进了几步,又见一支骑飞驰而至,居然是魏忠贤与张三符带领的锦衣卫骁骑。
两人滚鞍下马,魏忠贤跪在杨陵面前叩头道:“主公!不能放孙文台走!他要走可以,东西得留下!”
话音未落,锦衣卫骁骑自觉的将其他随行人员隔开,并围成了一个圈,将杨陵、辛弃疾、魏忠贤、张三符四人护在中间。
孙坚得到传国玉玺的事情当日就被镇抚司指挥使辛弃疾得知,并向杨陵禀报,但杨陵并未做出处置。
辛弃疾能探查得到,掌控锦衣卫的魏忠贤自然也可以。
南北镇抚司中北镇抚司指挥使辛弃疾掌飞虎军,负责军情刺探;南镇抚司指挥使魏忠贤掌锦衣卫,负责密谍监察;两部相互制衡而又协同行动,直属杨陵管辖,任何人无权过问。
魏忠贤得到孙坚获得传国玉玺的消息后,星夜疾驰,但最终还是晚了一步。
魏忠贤见杨陵默然不语,面色阴冷的对一旁的张三符道:“张三符!速速联络司隶、豫州、南阳、南郡、长沙等地锦衣卫密探。务必夺回至宝!不惜代价!”
杨陵冷冷道:“此事就此作罢!任何人不许再提!”
魏忠贤微微一愣,随即一把揪住比自己高一个头的辛弃疾怒骂道:“辛幼安!你这无能之辈!将主公置于两难之地,有何面目再留在镇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