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皇甫麒又来了(2 / 2)
此时的陆渊能拿出八万兵马,已经是极限了。
但让陆渊意想不到的是,直到进入六月下旬,杨陵的主力居然没有任何动作。
杨陵抵达宛陵与沈诚会合后十数万大军滚滚向西,但六月初杨陵攻下了丹阳城西南七十里外的小城于湖之后,便停止了前进。
到了六月下旬,除了南边的黄忠部在攻城掠地杀入会稽郡外,杨陵的主力只是日日操练并不东进,水师也躲在水寨之中操练不休。
丹阳城城高墙厚,储粮能供四万大军食用三年之久。
陆渊在退出江东东部四郡之时,也搬空了四郡的府库粮仓。
不然仅仅凭寥寥数郡,如何能共计八万大军?
按照周瑜制定的策略,杨陵兵锋正盛,不可与之正面交锋。
只能坚守城池消耗杨陵,待其兵疲,再以奇兵取胜。
或者宛洛川蜀有变,杨陵退兵。
“公瑾,杨陵这是意欲何为?”丹阳城城楼之上,陆渊望着周瑜问道。
周瑜神态凝重的望着西边说道:“利剑只有悬在头顶上,未落下的时候,才具有威慑力。”
“他是在等我们自己来啊。”
陆渊沉着脸问道:“如何破局?”
周瑜叹道:“袁逸再蠢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必然不会南下。”
“曹孟德态度暧昧,并州张天邦也还没有消息传来,只有长安的皇甫麒在蒋子翼的游说下已经出兵汉中了。”
“暂且严守城此,静观其变吧。”
南郑城内太守府,汉中太守张巡看着手中益州牧魏征送来的信眉头紧锁。
一旁的张任问道:“大人,州牧可有援兵发来汉中。”
张巡颔首道:“成都有援兵一万,但需要两月之后才能抵达南郑。”
张任闻言道:“皇甫麒大军十万余,阳平关虽然险要,但汉中却只有兵马一万余人,如何抵挡?”
吞并巴蜀之后,杨陵遣散了大量的老弱,只留下了可战的精锐两万余人以及杨延定的荆州兵三万、华雄的凉州兵五千。
只是杨延定的三万兵马要镇守成都以及益州南部其他郡县,华雄则驻守在阳平关。
还有一万人则驻守在梓潼等益州北部郡县,此时的南郑城内只有张任麾下的一万余兵马。
张巡笑道:“当年皇甫麒也是十万大军来袭,楚公面对皇甫麒与江思明的夹击,亦能将二人击溃。”
“而今巴蜀腹地皆为我军所有,凉州新附,皇甫麒远道而来,必不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