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雒阳城横着走(1 / 2)
雒阳百姓的反应完全出乎各方意料。
什么时候屁民也能上街表达自己的喜好了?世家大族们非常的不满,尔等的意愿诉求从来是我等世家士大夫们说的算,世家的意愿才是汝等之诉求。
一直以来,所谓百姓的意愿和民望,都是由各方的世家豪强们来代表,世家豪强们兼并土地掌控了生产资料,也掌控了话语权。
董卓铲除世家豪强掠夺财物,凶暴残虐,倒行逆施,肯定不是好人。
可世家大户豪强地主兼并百姓土地,搞得流民四起贼寇横行,害死的人没准比董卓还多。
名将皇甫嵩杀人还堆京观,那可都是活不下去的造反黄巾军。
到底谁是人谁是鬼分不清。
反正董卓的身前身后事,都是关东士大夫们给他做的定论和记载,说啥样是啥样吧。
这事反应最大的就是以汝南袁氏为首的世家豪族们。
他们就像吃饭时吞进了原装九转大肠内容物。
反观朝廷,却对刘和的军事行动表达的嘉许和表扬,雒阳朝廷的声望向好。
在雒阳,朝廷是个抽象的概念,代表了各方势力角逐抗衡后形成的表象结论,九岁的少年天子已经是个虚化的东西了。
董卓军人做派,和李儒商量后说做就做,雷厉风行。
他主动上表请辞司空之职,转任太尉,彻底掌控军权。
空下来的司空位置由杨彪继任。
杨彪是弘农杨氏的代表人物,他的儿子杨修,聪明伶俐自负骄傲,史上有名。弘农杨氏和袁氏都是世家,算是自己人。
自己人掌权司空,袁隗很放心。
东汉末年有六大顶流世家,分别是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颍川荀氏、下邳陈氏、河内司马氏、吴郡陆氏。
当然现在最牛逼的是汝南袁氏。
他们彼此间同气共存相爱相杀,经常争得你死我活,可是面对外来压力时,会结为一体共同对抗。
现在他们共同的敌人就是来自关西的武人代表——董卓。
董卓当然要在朝堂上展开攻势,那就是染指尚书台,安置自己的亲信。
他表奏蔡邕为侍御史。
表奏王允代替杨彪,为太仆。
蔡邕是名士清流的代表,董卓征辟了他入朝,绝对是一步好棋。
王允是太原王氏的代表,太原王氏虽是世家大户,却不足以和袁家这种势力遍及天下的顶流相提并论。
他以积极响应配合的态度赢得董卓信任,借以站上九卿之列。
太傅袁隗稍微松口气,董卓任太尉就任吧,反正他本已实际上控制了帝国的军队话语权,再多加个头衔也无所谓。
至于蔡邕和王允,都是清流士人的代表,多少能约束一下董卓,更不会死心塌地的辅佐董卓。总比董卓弄个凉州派人士位列九卿要好。
董卓重用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人,表现的非常信任。
他觉得对关东世家联盟的分化瓦解还不够,他盯上了素有名望的曹操。
曹操虽然不是名门世家望族出身,他属于宦官豪门后代,士大夫不大瞧得起他。不过他跟在袁绍后面,又做了很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是以颇有名气。
何颙就曾经说过:“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看到没有,汉家将亡这种说法,当时基本形成有识者共识。
不过何颙这话颇为诛心,这不就是在内涵曹操会代汉篡位么。
董卓对曹操可谓煞费苦心,请客吃饭,又送绝影这种豪车,金银财帛更不用说,还表奏曹操做骁骑校尉。
曹操暂时还不想离开雒阳,只好接受这个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