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买得起踏雪乌骓,张飞是个有钱人儿(2 / 2)
“无妨,三将军不必往心里去。”刘和笑道。看看,张飞心思细腻的地方展现出来不是,看似粗犷凶横,其实门清着呢。
接下来时间,贾诩按照刘和的要求,迅速组建了校事处,开始悄悄展开对袁术阴谋的调查。
张飞既已决定效力,便忠于其事,全力以赴配合贾诩,果然展现他谍战工作的惊人天赋,抽丝剥茧逻辑推理,步步为营,细致入微。
让贾诩也不得不佩服,刘和真有识人之能。怎么就能看出猛张飞,具备成为军统雒阳站站长的潜质呢。
刘和紧锣密鼓培植自家势力的时候,雒阳朝廷上的势力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董卓一方面掌控军事势力的同时,不停扶植自己政治势力。九、十月份时,他与太傅袁隗联合执政分庭抗礼。为党锢之祸波及的士人们平反,不停征辟名士入朝做官。
接下来袁绍出走,后将军袁术架空无兵,董卓扶持的士人们也身居要位,朝堂上针对袁氏也占据上风。
这时候董卓势力处于优势,朝野的名声也好许多,他竭力克制自己狂暴的一面,这时候也没必要作恶多端来败坏名声,为自己树敌。
否则那么多经过他手提拔的士人甘之如饴地来雒阳做官,还火箭式的升官掌权,就没几个死犟拒绝的。
倒是有几个拒不接受征辟的硬骨头,家属族人也都活得好好的,并未发生被他夷灭三族的可怕事情。
袁绍跑了,对他的通缉令依然有效,海捕文书还摆在各地官吏的桌案上呢。不过鉴于袁氏在中原大地的根基已经袁绍的名望,真没人动手捕他。
通缉令对他来说就是一张废纸。
董卓也心知肚明,但态度信号必须表达清楚,敢挑战我威权的人,一定要缉拿到底。
直压袁氏一头之后,董卓渐渐膨胀,想要再进一步,彻底把袁氏踩在脚下。
现在朝堂布局上公、三公、九卿俱全。
两位上公太傅袁隗、大司马刘虞,董卓任三公之一的太尉,还兼领前将军、假节、传斧钺、虎贲。
董卓觉得还不够,他要凌驾所有官员之上
这时候蔡邕上了一份奏表,名为《表相国章》,拉了一群大臣造势,表奏天子敕封董卓为相国。
这就是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蔡邕的文笔没得说,一篇《表相国章》写得冗长华丽,对董卓极尽吹捧夸耀之能事,言外之意,这相国他非干不可,要不大汉帝国的国运就得衰微没落。
懂得都懂,蔡邕等一众大臣的这套把戏,背后的推手自然是董卓本人。在威压和利益面前,气节也就不重要了。
这时候袁隗想要阻止,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兮,只得听之任之。
十一月的时候,董卓便顺顺利利坐上相国的位置。又由斄乡侯升为郿侯,乡侯升迁县侯。
同时天子允许董相国可以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和当初开国相国萧何的待遇一样。
在这之前,只西汉是有萧何、曹参、吕产担任过相国。整个东汉都没有相国这一职位。
二十年后,曹操罢三公,自己当了丞相,也享受这一殊荣。
其实曹操走的路和董卓没啥两样。
董卓废立皇帝胁迫天子,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
董卓狂暴凶残杀人如麻,曹操屠城灭族就像喝凉水;
董卓盗挖帝陵,曹操有摸金校尉。
也有不同的地方,曹操会横槊赋诗,董卓只能抡刀杀人。
曹操统一帝国北方,可是战乱频仍群雄割据的局面造成,始作俑者不就是袁绍、曹操、孙坚这帮人么。
只不过董卓最后是个失败者,他只能体无完肤罄竹难书。
董卓坐上相国之位,膨胀得无以复加,对左右的人说过,我的面相,极尽荣宠无上尊贵。
他开始在朝堂上树立威权,侍御史扰龙宗拜见他时忘记解掉佩剑,被他树典型杀鸡骇猴活活打死,引得满殿震慑,群臣瑟瑟发抖。
这是以刑罚立威。
仁德名望虽然好用,但董卓应该更相信的还是暴力。
不过自古以来,想坐稳权臣之位的人,就没有不借助强大的暴力机器的。
朝堂上的事情,以刘和眼下的气运积累,还不足以染指左右。不过他的校事处,也越来越完善,查到的秘事涉及很广。
这天张飞来见刘和、贾诩,施礼道:“刘主官、贾校尉,属下查到一件事,后将军袁术,可能要不利于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