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月7号:《嘻嘻~》(2 / 2)
徐老师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看待自己消极的一面。
还挺对的,至少在我自己身上是对的。
徐老师说,小孩子会知道父母说的“我不要你了”是一种开玩笑,他们更害怕朋友对他说“我不和你玩了”,嗯,这点我不太赞同。
因为,当一个孩子真的觉得父母说的“我不要你了”是真的有可能不要你了的时候,朋友所谓的“我不和你玩了”其实真的不算什么了,因为你会在很小(我自己那时候大概是7岁左右)的时候就惊恐地发现,当你的父母真的有可能不要你了的时候,你将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你将无法正常存活到成年,你将在落魄的街头上饿死,渴死,没人理你,没人看你,直到被那群挨千刀的拐走,直到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地牢中被囚杀,被奴役,被肢解,被摘取奇观,被做成玩具,被称斤贩卖……
这是我在7岁那年的所思所想,在那一次又一次被玛莉娅关在家门外,在那一次又一次被收回了最后一份我唯一能够依靠的母爱之后,在那一次又一次我哭嚎着跪在家门口求她开门不要抛弃我却久久不见她开门导致心如死灰后,我的所思所想。
有没有人跟我玩,我不在意,我也不感兴趣,因为在墨雄辞职之前,我就已经开始思考自身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了,活到成年,然后……远走高飞,独自生存。
这是七岁时候的我的真实想法。
这么想的话,从初中开始欧尼就不止一次想把费米和言山给虐杀后做成玩具,这种想法或许并非空穴来风。(嗯,在高三之前他们关系不好又复杂)
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该做什么?不可做什么?
或许一开始所有的我都是我,只是彼此之间无法认同和接纳,才导致的多个我。
现在的我,偶尔在脑海中的记忆书库里翻看翻看过去的记录与日记,还算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墨小典的人生是一本一直在写的书,我永远也写不完,也永远读不完,但每一次的温故都能够给当下的自我带来一次崭新的思考,和启发,这又成为了新一页日记上的篇章,等到未来的我再回来看看现在的所思所想,又会成为一次崭新的篇章,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
《把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写成小说科普文》???
这算得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
或者说,创作灵感——一个灵光一闪的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