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绝佳的机会(2 / 2)
之后那看向朱雄英的眼神,赫然又多了一丝欣赏与喜爱。
凭心而论,从一个人人唾弃的小乞丐,一路拼杀到一国之君,朱元璋自然不畏惧战争。
若外敌来犯,即便头破血流,他也要将其赶出去。
可眼下,这是内战,自己人打自己人。
所以处置方式自然不同。
若能兵不血刃,就将问题解决,那自然是最好。
当然最让朱元璋满意的是,朱雄英小小年纪就能看透事情的本质,能分清是敌是友,这一点绝对难能可贵。
若是将这种能力赋予一位帝王,那又怎会有什么奸臣作祟,忠臣含冤。
那样的大明才能蒸蒸日上,达到一个新高度。
“拿着我的这枚令牌,等你到了那里,把它交给老五,他就知道怎么做了。”
之后朱元璋突然取出一块金牌,递给朱雄英。
朱雄英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手中的金牌。
直到此刻他方才明白,为什么从始至终对于叛乱的事,朱元璋都不曾担心。
“原来皇爷爷早有准备!”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试想他堂堂明太祖,岂会不知道哪个儿子不安分?
换句话说,如果眼下他真的毫无准备,真的让自己儿子推下皇位,那他就不是朱元璋了。
“哼!”
“你真当朕老糊涂啦?”
听着自己大孙子的称赞,朱元璋有些沾沾自喜。
“若不是我手下留情,给他们开了方便之门,你认为他们能这么快的进入凤阳吗?”
此言一出,饶是早有心理准备的朱雄英,都是暗自咋舌。
这到并非是震惊朱元璋的老谋深算。
而是……
他当真是不敢想象,若此刻的朱允炆听到这些话,会作何感想。
他如坐针毡的坐在龙椅上,每天绞尽脑汁的思考退敌之法,唯恐挡不住叛军的步伐。
到头来,将他送上龙椅的朱元璋,却在背后偷偷放水。
“当然我做这一切,也并非是为了他们。”
朱元璋突然解释道。
“只是单纯的想让沿途的将士减少伤亡。”
“正如你刚刚说的,都是曾经为我大明浴血奋战的将士,卷入这样的内斗之中,他们也皆是迫于无奈。”
“无论伤了哪一方,最终受损失的都是整个大明!”
“如果能兵不血刃,这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说到这里,他突然抬头,神色略显紧张的注视着对面的朱雄英。
“这一次不是在京城,凡事以自身安全为重!”
“若事不可为,就回来!”
“有皇爷爷在,这天塌不了!”
看着他那一脸的紧张与关切,朱雄英心头一暖,不知如何开口,最后只得重重点头。
“虽然你不想带兵过去,但身为朕的皇孙,大明的虞王,你孤身一人未免显得太寒酸了!”
“要不我从军中给你找一个了解军中事务的将领,哪怕陪你说说话也好!”
找不出拒绝理由的朱雄英,只能笑着点头。
“行!”
“你看着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