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又过年了(1 / 2)
大黄在五月份时候又下了一窝的狗崽子,今年晁刚特意花了钱带着大黄去了一个大型犬舍进行交配,就是为了能有和大黄一样纯正的狗崽子,为此,李霜曾笑骂他是不是更年期提前了,事咋那么多,可到底事实就是,大黄的这一窝狗仔竟然真的和大黄如出一撤,规矩懂事,好吧,李霜就当她的话在空中画了一个弧度,然后消失不见。
腊月中旬的时候,农家院那边彻底放了假,李霜将大黄的狗崽子分别拴在农家院的各个角落。
上一窝大黄的孩子一共是五个,除了闪电有了名字,其他的她都给取了名字,李霜取的名字简单粗暴,就是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姚沐言对此屈着鼻子一脸的嫌弃,可名字到底是个代号,她也就只是那样嫌弃嫌弃,到底是该怎么叫就怎么叫,不过叫的时间长了,反倒觉得还挺顺嘴的,所以大黄今年下了狗崽子以后,姚沐言自觉主动的就给它们做了编号,那就是五号六号七号八号九号十号,当然本来应该有十一号的,可十一号被一峥要走了,六年级的大小伙子突然就喜欢上狗了,每天带着穿大街走小巷。对此李霜不置可否,当然不置可否的还有姚沐言给狗取的名字,本来她今年打算听姚沐言的提议,给狗子们取个响亮的名字,名字都已经取好了,看着姚沐言自我沉浸的向她介绍狗子们,她只能默默的将写着狗名字的纸条攒个稀巴烂。
腊月时候狗狗已经八个月了,四只狗拴在四个角落,当然李霜是给它们盖了狗舍的。闪电和一号被解开绳子,可能是遗传了大黄的优良基因,这些狗子全都是温顺至极的家伙,农家院歇业,除了晁胥和小志,基本上不会有别人的出现,闪电和一号就变成了这个院子里的巡逻员,每天溜溜哒哒的到底还真像那么回事。
剩下的两只,李霜就直接让它们生活在了柿子林和大黄一起守卫那些鸡群。
今年进入伏天的时候,一些母鸡抱窝了,李霜让人给它们绪了柔软的窝,这些家伙特别给力,不到一个月,竟然一窝一窝的小鸡仔出生,柿子林里没花钱就多出几百只小鸡来,此时这些小鸡仔已经变成了可以为柿子林立功建业的大公鸡和大母鸡了。
柿子林的假期要等到腊月底了,西瓜收成结束以后,李霜将柿子林的空隙利用起来种上了麦子,这样麦子收了种晚西瓜,晚西瓜结束种麦子,很完美的达到了无缝衔接,只是除了有些紧张忙碌以外,其他的还好。
麦子到冬天的时候是不需要人打理的,但是鸡舍需要,腊月初李霜又抓了两千只,再加上孵出来的那些,差不多已经到了将近五千只,光每天的鸡蛋,就是需要捡上一会儿,再加上拌鸡食铲鸡粪,确实是个不小的工程,李霜搞了个送货上门的服务,方圆五公里内,每一百斤鸡蛋就可以送货上门,因为是纯的柴鸡蛋,个头会比普通饲料鸡蛋小上那么一点,差不多一斤是八到九个,一百斤就是八九十个,每天柿子林会有专门的三个人负责鸡蛋的配送,周围的商店超市,以及早点铺和小商贩,都会从这里订购鸡蛋,除了每天这些订购的,还有就是附近的村民,大务村属于屯子镇,屯子镇有八个村,每天来买鸡蛋的就会有几十人,李霜每天会搬一些鸡蛋放在柿子林门口,由刘老汉负责售卖,毕竟是柴鸡蛋,所以鸡蛋的行情很好,每天都是供不应求。
腊月底,柿子林也开始放假了,跟去年不同,今年的鸡比较多,鸡蛋也比较多,必须要有人每天进行清理,喂食,捡鸡蛋,不像去年,只要有人清理鸡粪就可以。
至于留下来值班的人,李霜本着自愿的原则,休假的人是基本工资,留下的人肯定按正常工资来计算,只是没想到,愿意留下的人比她想象的要多的多,过年休假,老婆(老公)孩子热炕头,它不香吗?搞不懂,搞不懂!既然搞不懂,李霜也不想了,还和去年开工一样,轮班制,三人一班,只是这样的话,工作量就会大一些,好在大家都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