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讲闲话的,偷秘方的,藕粉做成啦(2 / 2)
宁二左看右看,接过小儿子烧火的活,乐呵呵的拿烧火钳一通,被熏了满脸的烟。
晒着的一小撮花椒已经干了,宁繁拿出小石杵捣碎,倒进小陶罐里,“娘,炒酸菜的时候放一点。”
“好嘞。”
天黑后,厨房点起了蜡烛,宁繁拿出黑芝麻放在锅里干炒,没一会香味就出来,小梨花吸着鼻子,眼巴巴的看着。
“小丫头,这么馋嘴,小心以后嫁不出去。”
小梨花顿时不乐意了,撅着嘴,“哥哥坏。”
这下子宁繁不乐意了,拿铲子铲了一勺黑芝麻,在她面前一遛,“哥哥怎么样?”
“哥哥最好了!”
宁繁满意了,继续炒,但又忍不住想这丫头以后不会就这么被人拿着糖给骗走吧?不行得找个时间好好跟她说道说道。
抄完了芝麻,又拿出新做好的藕粉,撒上芝麻,一半放进陶罐里明日带去镇上,一半放在家里吃。
剩下的芝麻捣碎了,加上白糖放在罐子里,做甜菜时放点或是直接拿勺子吃也不错。
小梨花拿着小勺子一口塞进嘴里,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宁繁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颊,“不能多吃糖。”
小梨花还是很听话的,又掏了一勺子就乖乖放手,转而又去盯哥哥手里的藕粉。
宁繁拿出五个小碗给每人泡了一碗,用兑了水的蜂蜜泡,味道格外香甜,如果是桂花就更好了,半闲居的院子里就有桂花树,简单。
一不小心又吃撑了,藕粉不出意外得到了一致好评,宁盛暗暗觉得明天得多割些草喂牛,吃饱了多做些藕粉,这样冬天哥哥就不用总是去镇上了。
第二天宁繁早早起来烙了几张鸡蛋饼,将刚熏好的熏青豆装上牛车,并嘱咐他娘如果昨儿那几个婶子再来,索性就装病先避开,不要多费口舌。
黎婶子一早就已经把晾好的柿饼小心的装进竹篓里,等着宁繁,一听见门外的动静立刻就赶了出来。
“繁哥儿,你瞧瞧这是不是你说的腐竹?”
宁繁一看,这行动力真是杠杠的。
阴干的腐竹并不是非常的清脆,这样更便于保存,“就是这个,婶子你可以多做些,到时候拿去镇上卖。”
“好嘞。”黎婶子笑着点头。
宁繁离开黎家又架着牛车去了高家,开门的高婶子脸色不大好,看见宁繁强行挤了一个笑脸出来,“繁哥儿你来了。”
说完就指挥着三儿子将背篓放上牛车,高柱子似乎也没睡好,看着宁繁是神情欲言又止。
看来昨晚是发生了什么,他无意插手别人家的私事,但还是说了句:“婶子,虽然我的主顾不收了,但你们可以拿去镇上卖,或是便宜些给货郎,但这糕不能久放。”
“哎。”繁哥儿是个好的,可惜他们自家不争气。
到了镇上将东西先给了余掌柜,余掌柜见到满满一筐子柿饼乐开了花,老客都好这一口,连他都喜欢这味道。
这个时节正是桂花开遍的时候,院子里这棵应该是长了许多年的,树冠茂盛,上面都是星星点点的桂花,真真十里飘香,拉开帘子那香味都能飘到大堂去,也是半闲居的一大特色。
“余叔,我打点桂花回家做桂花蜜。”
“行,你想打多少打多少,只是这蜂蜜可不多见,我这还有些。”
“不用,我们村的猎户是好手,经常去山里,采着蜜也都给我送来了。”宁繁拿出赶紧的麻布铺在桂花树下,重重一摇,黄白的颜色簌簌落下,非常好看。
“如果你吃不完,可以卖给我。”
“好说。”
他自己都嫌少呢,这东西实在难得,或许可以人工养殖?但他没有经验,只是从前打工的时候听老人说过一些。
打完桂花,宁繁粗略的挑拣了一下,随后包起来放在车内,他今儿等的主角还没到,也就不急着回去,等松竹先生跟秋姑娘他们到了,就坐着看他们排戏。
如今宁繁已经不管这事了,毕竟他不是专业的,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比较好,秋姑娘几个有天赋,不论是唱还是演都非常有一套,他也就不去掺和了。
不管白蛇传最终会讲完,或许能保持一段时间的热度,但旧的终究不如新的,或许他该考虑新话本了?
四大名着暂时不行,不是风格太过独特,换人来写会失了韵味,就是关于政治问题,他不敢碰,虽然这届皇帝似乎是个明君,但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最稳妥的或许就是武侠小说,试问谁没向往过江湖路远、儿女情长呢?
遥想当年还在上学的他,明知该以学业为重,但有时还是会忍不住去看电视,我看那些荡气回肠的江湖之地,以至于等他毕业了还去买了小说来看,那些故事都记忆犹新。
就这么决定了。
集市上那几个卖藕的汉子也试探着上门,又是一百多斤的莲藕,装了半车,收到钱他们才松了口气,并且承诺还会再送来。
宁繁坐不住,出去溜了一圈,买了好些宣纸,遇上个满脸愁苦的阿婆带着小孙女卖拐枣,他买了两斤,见那小姑娘可爱,就将身上的饴糖给了她,惹的阿婆非要再给他拐枣,比较饴糖可比拐枣贵。
“小伙子你就收下吧。”阿婆虽然穷苦,却不贪便宜,“这拐枣我们那多的是,不值钱,饴糖可要两文钱一块。”
小姑娘捏着饴糖,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看的宁繁心里喜欢,不作妖的人类幼崽就是可爱。
“阿婆,将拐枣甜的那部分剪下来放进锅里煮烂了,再用布将拐枣滤掉留下汁水再煮,煮到粘稠留下的就是糖稀,可以做饴糖。”
宁繁说完就走,阿婆回过神连忙想叫住他,无奈宁繁走得快,消失在人流里,但他不会想到,这善意一举在日后结出善果。
半闲居内好戏已经开场,日日来报道的邵公子自然也到了,据说还带着个好友,宁繁拿出藕粉借余掌柜宝贵的桂花蜜泡了几碗,给红梅阁的两位贵客送去。
余掌柜也碰了一碗,他还真没吃过,忽然想起宁繁昨儿说的话,若是在冬天吃上这么一碗热热的粉,确实不错,这小子到底怎么能有这么多新鲜玩意?
但红梅阁的贵客显然不是一个小镇掌柜那样的见识,邵公子是吃过藕粉的,过年时南边亲戚送来的年礼就有藕粉,说是只有南边一个村子才会做,都被大户人家给买了。
老太太很喜欢这种甜腻的吃食,他娘也喜欢,但能分到的也并不多,连郡府里都没几家尝过,在这里竟然有?
于是宁繁毫不意外被请了进去,见到了即将被宰的大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