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村里情况(2 / 2)
家家户户其实都有银钱进账,勤快些的人家今年卖菜给宁家做工也是一笔收入,更别说是进了作坊做工的人家,有稳定的收入。
不少人家一合计,咬咬牙干脆就交了银子,大不了过年紧着点也不想让自己家里人受苦。
宁雨汪武家都是如此,跟着宁繁这些日子工资都赚了不少,凑一凑还是有二两银子的。
顺带一提现在两人的工资都已经涨到了四百文一个月,宁雨更高些,他算账厉害,已经管了私房菜馆的账目,做起了掌柜。
汪武差一点,没他那么灵活,但在半闲居历练了几个月也不可同日而语,跟从前乡下毛头小子差的不是半点。
这两人再加上高柱子现在是宁繁的铁杆,待遇自然比刚开始涨了一大截,只是这事只有几个亲密的人知晓,否则本来就有不少人打着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要给他塞人,一但传了出去还了得?
所以他们也不吝啬,爽快的交了银子。
高家梁家也都是交了银子,黎家的男丁只有黎小宝一个,倒是不用徭役。
有的人家不宽裕,这段时候求爷爷告奶奶的四处借银子,村子里比较富裕的几家不胜其烦,有些面上过不去的也就借一些,但多了没用。
像高家这样人缘好的人家尤其多,不但是本村的,外村的沾亲带故的,知道他家起来了,甚至还有想拿银子抵聘礼把女儿嫁过来的。
“这些人算盘打的可真响。”汪武感慨道,他现在也是个抢手货,做媒的人不少,但他还不想那么早成亲呢,还想跟着宁繁多干两年,多攒些银子,最好能在镇上买房,娶个镇上的姑娘那才叫风光。
宁雨打趣:“听说还有人想把闺女塞给黎家小孩做童养媳的,把黎婶子吓坏了。”
宁繁觉得不可思议,“黎小宝才多大啊?”
“要不怎么叫童养媳?”
这个时代穷人家早早把闺女嫁出去当童养媳的也有,但不多,毕竟也没穷到非卖儿卖女的地步。
“最近村子里可热闹了,我娘说大过年都没这么多亲戚走动的。”
汪武咬了口大包子,“我家也是,咱村办作坊这事早就传出去了,牵头的还是我爷,都觉得我家占了多大便宜似的,那架势说是借钱,怕是有去无回的那种。”
“大家日子都不容易呐。”宁繁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