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清朝第一贪和珅是怎样上位的 > 第150章 乾隆皇帝再下谕示

第150章 乾隆皇帝再下谕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修真小村长  穿越成前台,直升总裁有点飘  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  我,蜀山剑圣,剑冢签到百年  狗腿女配太会哄,冰山皇叔娇娇宠  SSSSS级战龙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无敌,从冰雪末世开始  个人职业填赶尸,警察麻了  补天至尊 

乾隆皇帝立即对常青的这一奏折做出新的批示。

七月十二日,乾隆皇帝降旨,要求常青在总兵、副将内选择一个有勇有谋的人,驻守府城,坚守营盘。常青在剩下的人员中挑选精锐士兵,组成队伍,由他本人亲自带领这支精锐部队,同侍卫、章京、将备等人,直奔诸罗城,会同柴大纪,里应外合,解诸罗城之围 ,最后消灭林爽文。

乾隆皇帝的圣旨中,对常青的不满情绪已经溢于言表。

乾隆皇帝在谕示中还说:盐水港在诸罗县城之南,笨港在诸罗县城之北,都是运送粮草的重要通道。现在两港都被匪寇占领,粮草运输受到极大威胁,诸罗县城形势更加急迫,守住诸罗县城的任务更加艰巨,务必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林爽文匪寇抢占这些运粮要道,可见匪寇的狡猾和奸诈,当然匪寇能够占领这些运输粮草的要道,与我们的援台大军也有极大的关系。我们援太大军,都畏惧匪寇,畏缩于府城,不敢主动出击打击匪寇,为匪寇抢占交通运输要道提供了机会。

诸罗一带,我军兵力部署薄弱,林爽文匪寇假装攻打府城,以此牵制府城常青的兵力,使常青不敢轻举妄动,不敢远离自己的营盘。这就正中了林爽文的计策,上了林爽文的当。因为林爽文的真正目的是阻断我军运输粮草的交通要道,攻下诸罗县城。

一旦诸罗县城被匪寇攻下,那么台湾府城就孤立无援,四面受敌,危在旦夕。

乾隆皇帝在谕示末尾再三强调:一定要派精锐部队,将盐水港等处占据村屯的匪寇一举歼灭干净,打通运输粮草的交通要道,解除诸罗县城的危机,这样南北联络在一起,相互夹攻,才是上策。

常青在乾隆皇帝的明确谕示下,不得不做出安排。

七月下旬,常青派总兵蔡攀龙、副将桂林等人前往诸罗县城,支援柴大纪。常青则亲自率领大队人马去攻打附近的村屯。

常青这样安排的目的显而易见,他率领大部队不会遇到林爽文的主力部队,林爽文不可能把自己的主力部队部署在乡野村屯,他去村屯攻打林爽文的小分队,既没有危险,还可以大获全胜,做到捷报频传,战功赫赫。

其实,事实情况也是这样的。常青率领大部队攻打下不少小村庄。烧毁了不少起义军的据点。所遇之敌多为小股起义军,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就可以把起义军的小分队打败荡平。毕竟常青率领的部队是正规军队,再怎么无能,也比起义军的小分队厉害。

常青这次攻打村屯,没有采取“三光政策”,他对一般老百姓的房屋财物也没有进行破坏,老百姓对他们还是不太反感。

常青在扫荡乡野村屯和林爽文的部分小分队作战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战绩。他就赶紧向乾隆皇帝汇报取得的战绩,当然少不了添油加醋,杜撰一些战争惨烈的情节。

他是怎样指挥兵丁们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他是怎样把林爽文的主力部队打得丢盔弃甲,抱头鼠窜,落荒而逃的。他又是怎样趁胜追击,歼灭匪寇的。

总之,奏折上写的不仅有他们英勇杀敌的情况,还有他们和林爽文匪寇作战后取得的辉煌战绩。

常青的这些虚报、谎报的战绩,从台湾出发,一直飞向京城,飞向乾隆皇帝的手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无双女帝的贴身狂臣 太子凶猛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大燕风华 唐朝那些事 女皇家的小白脸 夏启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重生后成了皇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