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和珅刁难福康安(1 / 2)
常青在台湾剿匪林爽文的起义军不利,失去了乾隆皇帝对他的信任。
乾隆皇经过一番权衡和思考后,最终采纳了和珅的建议,决定派福康安去台湾替代常青,镇压林爽文的起义军。他把和珅的意见写进了自己的谕示中。
乾隆皇帝在颁布的谕示中明确写道,命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福康安前往台湾,替代常青,督办军务,又令海兰察为参赞大臣,护军统领舒亮、普尔普为领队大臣,各领内宫侍卫等二十人前往台湾。
福康安接到乾隆皇帝的圣旨,心中极为不快,他认为这又是和珅搞的鬼,又是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给自己使的绊。
福康安把和珅的心思早已猜透了,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推荐他去台湾剿灭林爽文的起义军,就是一箭双雕。他若把林爽文的起义军镇压下去了,和珅推荐有功。如果他没有把林爽文的起义军镇压下去,就是他无能为力,和珅就可以在他面前趾高气扬,指手画脚,贬低他。
福康安暗想,和珅真够阴险狡诈的!
福康安坐卧不安,他本人根本不愿意远赴台湾督师作战。虽然台湾与大陆一峡之隔,但是他对于台湾的地形不熟,风土人情不了解,贼势又凶猛,战况不清楚,种种盘根错节,茫无头绪,他所遇到的问题一定很多,不利于他挂帅出征。
其次,乾隆皇帝调给他的大军统共不过六千人,区区兵力,入台作战,面对林爽文的二十万大军,无异于于孤羊透狼群,肉包子打狗,泥牛入海,有去无回。
福康安左思右想,都非常不情愿去台湾,可是圣命难违。再说,福康安自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乾隆皇帝就对他格外宠爱。他对福康安的精心呵护和宠爱,远远胜过对其他诸皇子的程度。
福康安生得五官端正,双目炯炯有神,略略鼓起的鼻尖儿,好像鹰嘴形状、显得机警、敏锐。
福康安曾经参加过二征金川战役,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义,以战功赫赫赢得了乾隆皇帝的宠爱和信任,以军功卓着被赐以绘影图形于紫光阁。
乾隆五十二年八月,乾隆皇帝受封福康安为将军,调湖南、湖北、贵州等地绿营军各两千人,以及四川士兵两千名,出兵增援台湾。
福康安认为这些兵力有点不足,很难对付林爽文匪寇,要求增派兵力,可是却没有得到乾隆皇帝的许可。
实际上,不仅福康安赴台剿匪是和珅推荐的,而且对于增援台湾的兵力人数也是和珅向乾隆皇帝建议的。他向乾隆皇帝进言说,兵不在多而在精,况且台湾已有近十万大军。
林爽文匪寇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虚称他们拥有二十万人马,其实,真正叛乱之徒也不过数十万人。
再说,参与剿匪的兵力人数越多,粮草和军需物资等耗损越多,后方保障供应就跟不上。而且频繁向地方征收粮草银子,可能会导致地方老百姓滋生怨言,这样不利于国家安定团结。
乾隆皇帝同意了和珅的建议,为了减轻国内压力,不再增加援台兵力。
乾隆皇帝又谕示台湾总兵柴大纪,不必坚守诸罗县城,必要时可以撤出诸罗县城,再图进取,另外又加封柴大纪太子少保。而且鉴于诸罗县城被林爽文匪寇围困日久,守军与县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精神可嘉,特赐诸罗县城更名为嘉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