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刘墉给和珅设的套,和珅钻进去了(1 / 2)
刘墉在浙江调查官吏毫无进展和结果,老百姓也是闭口不谈朝廷和官府的好坏,保持沉默。
刘墉知道,官府应付检查的手段高明,老百姓被官府封住了口,不敢说实话,怕说了实话,丢了自己的小命。
刘墉在官员和老百姓那儿没有搜集到第一手资料,转身去文人雅士那儿听听他们的心声。一般说来,文人雅士是最容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
刘墉想,也许,他可以从文人那儿得到一些他想知道的东西。
可是令刘墉很失望,浙江的文人更老实,他们整天埋头于考证,只对什么音韵啦、训诂啦感兴趣,写了许多文章,作了许多曲,根本对政治不感兴趣。奏折递到乾隆皇帝那儿,乾隆皇帝心里非常高兴。
刘墉在浙江的调查一无所获,只好又从浙江转身回到江苏苏州,后又经扬州到了山东,由山东入直隶,最后到达北京。
刘墉一路向乾隆皇帝参奏了许多地方官员,这些官员,有的被杀头,有的被革职,有的被坐牢。
和珅很高兴,刘墉参奏的这些贪官污吏中,他的几个亲信和心腹一个也没有出大事,只有几个小罗罗们出了点小问题,无关大局,其他人毫毛无损,主力不曾动摇分毫。
刘墉回到京城后,给乾隆皇帝汇报了到全国各地调查的结果,上交了调查报告。由于数月的奔波,刘墉身心俱疲,就请了三天假,在家休整,乾隆皇帝恩准。
没想到刘墉请的三天假,后来给他与和珅的打赌做了铺垫,解了围,这是后话。
刘墉在家休息了 三天,感觉精神比往常好多了。
第四天早晨,就去上早朝。刘墉来得特别早。不到五更天,他就伫立在了漏宫之内。
茕茕孑立,毫不孤单。刘墉来来回回地在漏宫之内徘徊。
刘墉等了好长一段时间,其他官员才陆陆续续地来到。眼看五更鸡鸣已过,可是还不见乾隆皇帝宣召进殿。
有几个官员看见刘墉,就想拍刘墉的马屁,说:“刘大人数月不见,一路辛苦了。听说刘大人每到一处,贪官污吏就闻风丧胆,胆战心惊,百姓们却欢呼雀跃,拍手称快,称刘大人为‘刘青天’,比您父亲刘中堂宰辅大人的威望还高。”
这些巴结刘墉,说他的能力胜过他父亲刘中堂宰辅大人的人,也是巴结过头了。刘墉的父亲刘勋统,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在乾隆皇帝眼里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刘墉的父亲刘勋统,位至中堂宰辅。他是乾隆皇帝最宠信的汉族官员,乾隆皇帝之所以宠信他,是因为他忠正廉明,不植朋党。
在当时的时代,官场上勾心斗角,趋炎附势,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是正常现象。若做了一件好事,那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名誉,以求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
可刘统勋却不一样,他不投靠任何人,不投靠任何团体,也不培植私党。
乾隆初登大基,要的就是这样的大臣,于是不到一年,刘统勋便位列宰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