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草原之夜(1 / 2)
王象乾最后决定,明天上午就离开林丹汗大营,回大明去。
他担心时间长了,林丹汗会默许甚至配合建奴的人进行刺杀,因为让建奴的人刺死海兰珠,林丹汗能获得最大利益。
天启皇帝的态度是让自己带着海兰珠和科尔沁的送亲人员安全回到京师,自己就必须努力做到。
自己就算是累死在归途中,也要完成这个目标。
他已经八十岁了,在大明朝绝对属于高龄,哪怕在临死前做成这件大事,自己也死而无憾!
察哈尔大营离大明京师还有四五百里,离明蒙边境更近,只有两百里左右,只要到了边境,跟皇帝派遣的迎亲大军会合,他们就安全了。
两百里地,骑兵只要一天就能赶到,他们这支队伍,由于他和海兰珠等人需要坐马车,稍微慢一点,但两天也能赶到了。
王象乾真的是在拼老命了,能让他这么拼命的,一是他想实现自己毕生的政治抱负,二是,他也是接到天启皇帝密印的天启朝十八重臣之一,他必须扞卫自己的荣誉。
现在驻守大明北方边境的,是蓟辽总督孙承宗和宣大总督王象乾,这两位都是堪称国家柱石的重臣,可这两位重臣的关系却不好,甚至经常发生摩擦争论,盖因两人的政治态度不同。
孙承宗是个强硬派,他觉得不管是建奴还是蒙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建奴侵占大明辽东土地,屠杀辽东百姓,蒙古各部也是屡犯边关,杀害边境百姓,抢夺百姓财物,都是一丘之貉。
大明作为泱泱大国,绝不能示之于弱,反而应该强硬以对,否则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王象乾的观点不同,他认为以今日大明之国力,已经没有两面作战的实力,而建奴和蒙古也是有矛盾的,大明应该拉拢蒙古,共同对抗新兴势力建奴。
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对蒙古各部恩裳有加,对蒙古部落侵犯大明边境的事,也只是训斥为主,跟他们谈判解决矛盾,总之为了共同抗金的大局,不要拘泥于小节,尽量忍让一些,相忍为国嘛。
实际上林丹汗和一些主要的蒙古部落是不会轻易越境打劫大明百姓的,干这些事的都是一些穷困的蒙古小部落和草原上的匪寇,以前王象乾对这两股势力也是给予打击的,现在只对蒙古匪寇进行打击。。
他主张大明开放两国边境贸易,让蒙古人有获得生活物资的渠道,抢掠事件自然会越来越少。
总之,孙承宗认为王象乾太软,王象乾认为孙承宗太硬,互相看不上。
现在孙承宗这个蓟辽总督主要面对建奴,王象乾这个宣大总督主要面对蒙古,朝廷对这两人的安排也算合适。
也因为孙承宗的强硬,导致蒙古人都喜欢跟王象乾打交道,相当于在大明对蒙古政策上,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白脸。
所以这个时期,大明的北方边境还是安稳的。
努尔哈赤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下决心先征服蒙古,摧毁这个三国平衡,在战略上获取主动,在战争实力上加强自己,彻底完成对大明的战略包围。
不得不说,努尔哈赤的确是个雄才大略的大汗,这份战略眼光不是一般人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