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汉气运(2 / 2)
“可以这么说,”乌角颔首道:“如今大汉的气运散落于天下,若能获得张昊身上的气运,便能为大汉续命,届时,有气运加持,太傅便能匡扶汉室,平定天下之乱!”
“这……”董卓不由的皱了皱眉,眼神飘忽,有些将信将疑。
乌角似乎看穿了董卓的心思,便解释道:
“太傅以为,仅凭张昊之能,何以坐拥冀、青两州之地,麾下谋士武将尽皆为其效命!”
“这都是张昊身负气运的缘故?”
乌角颔首笑道:“若太傅能替大汉朝斩杀了张昊,冀、青二州便能归附朝廷,天下各路诸侯无不俯首称臣。
若太傅能寻到其他两道气运,便可威震天下,将国祚四百年的大汉朝继续延续下去,
届时太傅大人,必将名垂千古,青史留名!”
听到这里,董卓的眼眸不由的灼热了起来,当即起身朝乌角躬身一拜道:
“如今张昊的六万大军屯兵于京县,如何斩杀,还请先生教教杂家!”
乌角喝了一口茶汤,抿了抿嘴,笑问道:“太傅打算如何做啊?”
“李儒建议使用离间之计,让张昊与袁绍之间互相猜疑,使他们不能联手,届时再让韩遂和马腾将他们各个击破!”董卓如实答道。
乌角的眼眸中闪过一道金光,微微一笑道:“太傅是打算拉拢和稳住张昊,让韩遂和马腾先攻袁绍吧!”
董卓不由一惊,
乌角所言,正是自己在来的路上所想出来的,没想到却被乌角一语道破。
董卓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心里感慨,这乌角先生果真是神人啊!
乌角伸出左手,掐指一算后,开口道:“离间之计虽好,但并非有效,
袁绍虽然心胸狭窄,优柔寡断,但他身边的谋士许攸、逢纪却有一双慧眼,必然能够识破李儒的离间之计;
至于那张昊嘛,身负黄天气运,雕虫小技岂能入其法眼!”
董卓心中一惊,再次躬身拜道:“还请先生教教杂家!”
乌角悠然道:“太傅勿虑,贫道已在这后山之中布下法阵,一旦阵成,只需三日,张昊便会在睡梦中暴毙而亡!”
“什么!”董卓惊骇的看向乌角,不可置信道:“先生所言当真!?”
虽然董卓觉得这等玄之又玄的法子不太可信,但说这话的人是乌角先生,他的心中便不由得多信了几分。
“若要运转此法阵,还需要几个条件,不知太傅能否做到?”
“什么条件?”
“一为真龙之血,二为苍生之魄,三为忠良之骨!”
乌角见董卓一脸疑惑,便从袖口处摸出了一张写满字迹的锦布递给了董卓。
董卓展开一看,不由一愣。
真龙之血,指的是当今天子的鲜血;
苍生之魄,指的是以童男童女各一千人为祭品;
忠良之骨,则是忠心大汉之良臣的尸体。
董卓看完之后,眼眸中闪过一丝狠辣之色,
如今的少帝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废是立都是自己说了算,取他一点血,易如反掌。
童男童女各一千人,整个洛阳城之大,人口众多,抓来两千童男童女也不是难事。
至于忠良的尸体,反正自己也打算拿一些朝臣开刀,让他们这些自诩忠良的朝臣为大汉尽忠殒命,想来他们也不会抗拒的。
“先生,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要?”
“在龙抬头之日送来即可!”
………………
成皋,西城门楼之上。
袁绍站在城墙上,摸着尽是划痕凹槽的墙垛,不由一阵感慨。
这成皋城池不大,也非兵家必争之地,可这里却经历了数场大战,整座城池竟被摧残至如此模样,
袁绍不由唏嘘着。
“主公,如今徐荣和吕布的三万溃军驻守在旋门关,此关易守难攻,恐怕短时间内,咱们难以拿下啊!”许攸面露忧色道。
一旁的逢纪附和道:“没错,一旦董卓派兵驰援旋门关,对咱们驻守的成皋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袁绍寻思片刻后,沉吟道:“张昊军呢?”
“张昊驻军五万在京县,之前驻守在成皋的周仓军趁着徐荣和咱们交战之时,带着残部趁机南下回到了京县,此时的京县,有张昊军六万余人,不容小觑啊!”逢纪答道。
袁绍皱了皱眉,将手拍在墙垛上,温怒道:“这个张昊,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许攸和逢纪面面相觑后,许攸叹道:“表面上,张昊似乎站在了咱们这一边,可我派了两名使者去拜见张昊,皆被张昊拒之门外……”
逢纪不由侧目道:“那这张昊到底打算做什么,难道想看着咱们与徐荣大军斗个两败俱伤,他再坐收渔翁之利嘛!”
“张昊小儿!当真是可恨,可恨啊!”袁绍咬牙切齿道。
“主公勿虑,”许攸皱了皱眉,寻思道:“现如今,咱们与徐荣军刚刚战罢,对方又据旋门关死守,咱们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冒然去攻……
我猜测那张昊,似乎是在等!”
“等?”袁绍不由一愣,一脸疑惑的看向许攸,沉声道:“他在等什么?”
许攸也是想不出张昊在京县按兵不动的理由,面对袁绍的询问,他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为今之计,咱们最好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吧!”
袁绍思索片刻后,点了点头。
反正麾下将士也需要休整,不如就先看看张昊下一步的动作。
就在这时,一名士卒脚步匆匆的登上城头,朝着袁绍这边跑来。
“将军,不好了,巩县那边传来消息,韩遂和马腾带着十五万凉州军进驻了巩县!”
“什么!”袁绍大惊失色的看向来报的士卒。
此时的许攸才堪堪反应了过来,骇然道:
“张昊原来是在等这十五万凉州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