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降温(1 / 2)
这场秋雨以后,气温一夜之间降到了零下,隔天田蔡出来就看到地上已经出现了冰碴子。
想着再不把棚子架起来,等地面上冻就更没法弄了,她这才将后院的大竹竿都利用起来。
田蔡选择紧挨着房子又避开厨房的屋后盖棚子,先是在地面画上确定大体尺寸的线,整个棚子的宽度大概有两米,长度她直接画出了四米。
画好线再用铁锹挖坑,尽量越深越好。她在画好的线间隔一米的地方做点,因为靠着自家房子,所以一共画出七个点,这七个点都要埋进去大竹竿支撑,它们是这个棚子最主要的承重部分。
竹竿插进去以后一层层埋土再踩实了,然后踩梯子搭顶棚,因为考虑到棚子里放的都是木柴也需要遮雨,田蔡特意按照家里的茅草屋顶做了简易版的,也带一定坡度,冬天及时清理上面的积雪就不是问题。
棚子的框架搭起来只是第一步,后面还要做“外墙”,甚至棚子里面还有好几个地方她都找了粗壮的竹竿支撑,取放柴火的时候稍微小心点就行。
框架做好以后她用手摇了摇,轻微晃动,也还算稳固够用。
接连几天,田蔡只要有时间就花在竹棚上,前前后后用了将近四天才全部弄好,并且将后院晾好的木桩子都放进去。
她将棚子里的空间划成两部分,一部分放完整的木段,另一部分放劈好的柴火,后来干脆将堆放在厨房里的松针麻袋也搬了过来。
棚子的门朝着厨房,来回取柴都方便,还不会因为厨房里的水蒸气受潮,门口她还特意留了块用来劈柴的地方。
围着棚子看了一圈,田蔡越看越满意,只觉得自己果然心灵手巧,是居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
棚子盖好以后,田蔡就带着自家一半粮食去村里的磨坊二次加工,稻谷脱壳变成大米,小麦则需要经过好几道工序才能变成面粉,虽然最后的颜色不太好,但她也很知足了,当晚就和面包了饺子。
田蔡伸筷子夹了个微黄的饺子咬了一口,“咝——好烫!”白菜的清甜味道在嘴里炸开,好吃的让她眯起眼睛,这是她到村里以后吃到的第一顿饺子,即使再烫也要咽进去。
接下来的几天,田蔡又在村里换了不少土豆、白菜、大葱、萝卜等过冬的蔬菜,她都堆放在地窖里,又去集上买了几个小坛子打算腌咸菜。
田蔡本来以为自己会的那点腌咸菜手艺在村里不算什么,就打听了几家腌的好吃的人家,带着礼物上门学习怎么腌,最后失望而归。
不知道是这个地方的习俗还是怎么的,咸菜除了盐、蒜、葱、酱油、醋以外,他们很少有其他的配料放进去,而且她尝了以后对芥菜疙瘩的味道敬谢不敏。
田蔡将自己在集上买回来的辣椒面拿出来,按照记忆里同事妈妈说过的做法,尝试着自己做。
同事的妈妈是朝鲜族,每次做的咸菜都看着红彤彤一片让人特别有胃口,但是田蔡只听她说过辣白菜的做法,其他的应该有共同之处。
她做的咸菜配料里除了正常要放的以外,还要放苹果梨、虾酱、糖,偏偏这些配料都是这个年代的紧俏物资,根本不会有人舍得往咸菜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