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左良玉的威胁(1 / 2)
那个时候,崇祯朱由检曾最为期待两人能率军勤王,一个是山海关的吴三桂,另一个就是武昌府的左良玉。
于是三月初,崇祯朱由检下旨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左良玉为‘宁南伯’,让两人率军进京勤王,挡住李自成。
然而,吴三桂阳奉阴违,区区六百多里路,他与关宁军走了整整半个月却只走了三百里,京师陷落的时候才刚到半路。
左良玉更甚,他与麾下武昌军连动都没动,一直缩在武昌府不出。
大明在崇祯十五年之后,麾下正式兵额超过三万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山海关吴三桂的五万兵额,一个是武昌府左良玉的四万兵额。
这所谓的‘兵额’是朝廷发粮饷的依据,实际上你麾下多招了多少兵,朝廷是默认不管的,也管不了。
吴三桂在山海关,附近人口有限,经济也差,兵员大都要从京师与北直隶等地招募,粮食也都要从京师与北直隶运输,加上离京师近,文武百官多双眼睛盯着,所以还算老实,兵额只是实额,正好五万人。
左良玉可就没吴三桂那么老实了,大明崇祯时期那么多位总兵,左良玉是第一个拥兵自重与直接对普通百姓抢粮的。
历史上刘泽清、刘良佐、高杰已经很过分了,但左良玉比他们三个加在一起更过分。
崇祯十一年,左良玉就开始对朝廷阳奉阴违,杨嗣昌就是被他阳奉阴违活活气死的,这一年左良玉就拥兵超过八万。
崇祯十五年时,左良玉拥兵超过二十万。
现在的左良玉,从锦衣卫秘密查探到的情报,拥兵已经达到三十二万。
武昌府与九江府基本上已经被左良玉‘榨干’了。
换句话说,武昌府与九江府两地已经养不起左良玉的三十二万大军了,因此左良玉想从朝廷这里得到三十二万大军的粮饷。
“本帅在武昌府为朝廷向北抵挡李自成,向西抵挡张献忠,朝廷就该给本帅麾下所有兵将发全额粮饷。”
左良玉不喜欢别人叫他‘宁南伯’,因为他嫌弃伯爵位太低,也不喜欢别人叫他总兵大人,或者什么将军,他麾下三十二万大军,区区总兵与将军,岂能代表得了他的身份与实力。
直接称王相当于明摆着造反了,爵位只能朝廷封,自封会显得不伦不类,但朝廷只给了个宁南伯,实在小气,因此左良玉自称为‘帅’,并让麾下都称他为‘大帅’。
其实按照朱由简的圣旨,朝廷已经给左良玉送来了一次粮饷,分别是四万大军一个月的粮饷,加三个月的欠饷,凑了个整数,总计是二十六万七千两银子。
所谓‘粮饷’,是士兵每个月吃粮与饷银加在一起,平均一个士兵大约是一两半多。
崇祯十年之后的大明朝廷很穷,崇祯十五年之后的大明朝廷更穷,以往四万大军,每个月能送来两万两银子就不错了,现在一下子给了二十六万七千两,绝对是左良玉这近十年从朝廷得到的最大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