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1章 意义非凡的胜仗(下)(2 / 2)
所谓标营,便是军中将领的亲兵,通常由军中精锐之士组成,人数通常在千五百人上下。
如今朝廷在安南屯兵近十万,又俘虏了数量不菲的叛军,在兵力上应当没有问题,最为急切的问题反倒是出榜安民,治理地方。
虽说朝廷近些年在朱由校的乾纲独断之下,官员缺额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短时间之内,朝廷定然无法筹措出多余的官员,赶赴千里之外的安南,治理地方。
如此一来,朱由校只能将目光放到那些经验丰富,却始终没有官身的吏员身上。
陛下,此举..见朱由校又一次旧事重提,次辅刘鸿训便是眉头紧锁,下意识的想要出声阻拦。
毕竟,大明朝开国两百余年,除却太祖在位时期,因为官员紧缺的缘故,曾短暂破例以吏为官之外,但凡官员任命,必须通过科举考试。
天子此等举动,实在是有些过于骇人听闻了,这才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谓是取消了天下所有读书人的特权。
难道次辅希望我大明功亏一篑,重现永乐年间的旧事?!未等刘鸿训将话说完,朱由校便是有些不满的将其打断。
听得此话,殿中众臣也不由得将回想起两百余年前的那一桩桩陈年旧事。
彼时的大明正值巅峰,在太宗皇帝的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官兵们同样是轻而易举的攻克了安南大军,并在其旧址设立交趾布政司。
但也许是此前从无恢复旧土的经验,面对着骤然并入大明的交趾布政司,纵然是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短时间内犯了难,不知该如何治理。
后来经由群臣讨论,太祖皇帝最终命令远征安南的大军留守,并在朝中选拔能臣,全权治理交趾布政司。
但对于细枝末节的官吏,也许是为了释放善意,太宗皇帝却是默许安南国自行选拔,这也导致了不少当地的富绅豪商摇身一变,成为掌管民生的官员。
如此一来,便为日后安南百姓的民乱埋下了伏笔,毕竟在这些百姓心目中,这些终日欺压他们的官员,乃是由大明任命的。
老臣不敢..见朱由校将话说的如此严重,次辅刘鸿训自是不敢继续据理力争,只得悻悻摇头。
那就这么办。威势已成的朱由校不给群臣任何争辩的时间,当即便是不容置疑的朝着身旁的司礼监秉笔吩咐道。
此前几年,他便不止一次的想要以吏为官,却一直遭到群臣反对,如今终是被其寻到了一个突破口。
待到群臣结伴走出皇城之后,走在人群首位的内阁首辅和次辅刘鸿训突然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扭头看向身后巍峨的宫城,默默感叹道:世道变了..
余下的朝臣闻言皆是默默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