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夫子”走了(2 / 2)
庄达和李毅两人每天早出晚归的,非常尽责,不到晚上,还不知道家里多了两个人,小竹也多了个任务,每天给这两人送饭。
天冷,饭菜凉的快些,铜钱碳作坊这边又不好生火,贺宣让小竹把木桶带去,下面加热水,篮子上放饭菜,再盖个盖,还是能坚持到吃完后的。
其实铜钱碳作坊这边不能开火,冶铁作坊还是有人做饭的,可是这种饭食只能糊弄肚子,哪有贺宣家里的好吃。
两人吃了饭菜,也不好白吃,就给小竹一些银子,表示是两人的伙食费。
小竹无法拒绝,就拿回来给贺宣,贺宣让他记账,每日多买些好菜,烧给两人吃。
腊月里,家家户户都要囤菜,贺宣其他菜都不缺,就是想买点水果和新鲜肉。
现在天气冷,肉能放的住些。
村里人家养的猪多的话,就会请人杀猪,贺宣受不了那个场面,也不好去混吃混喝,就让余叔去买半扇猪肉。
村里的猪都是吃猪草的,贺宣依稀记得,古代的贵族不吃猪肉,汉代以前,猪是养在茅房里的,以人粪为食,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引用道,“豕食不洁,故谓之豕。”到了宋代,人口多了起来,没有肉吃,怎么办呢?
就开始养猪了,猪不挑食,吃草也长肉,现在的猪经过驯化以后,都是喂猪草或者是瓜皮之类的。
这样一来,猪肉就成为普通百姓能吃的起的肉,贵族也慢慢能够接受以猪肉为食。
苏东坡先生才能写出传世名菜东坡肉,想到东坡肉小火慢炖,皮酥肉烂的口感,贺宣晚上就想吃肉了。
半扇肉拿回家来,余叔让屠夫帮着把肉切好了,两只猪蹄单独放,这是贺宣要炖大豆的,可以补充胶原蛋白,虽然自己的脸还嫩着,但是越早保养效果越明显,想想自己可是要科举的,明确要求四肢健全,五官端正,相貌好,优势不要太大。
排骨剔出来,油炸小排,糖醋小排,脑子里飘过一道道美食。
五花可以直接做主菜,也能做配角,里脊可以软炸,可以葱爆,每种都有好些吃法。
剩下的杂肉包饺子,包包子,还能做肉脯。
贺宣总感觉自己缺点零食,甜的有红薯干,咸口的可以做点肉脯。
做肉脯要烤箱,这玩意贺宣没有,不过可以搭一个。
烤箱的下面构造和灶台其实差不多,只要搭一个人高的砖石结构,上面用泥浆倒扣一个泥锅就行了吧。
反正也就费些时间,烤箱搭建工作就开始了,主要人手余叔,小竹,指导人,贺宣。
“余叔,先用青砖搭一个到腰部的台子。”贺宣选好位置,就在厨房外边的角落,房檐下不容易风吹日晒。
小竹去围墙边拿青砖,贺宣先把大致的长宽高告诉余叔。
先用青砖垒一下,余叔确定好基础的样子,再去和黄泥,这种灶台没必要太好,材料就比较简单,用黄泥和水,加些石灰搅拌均匀就行。
贺宣把样子确定,就回去继续背书了,谢端给自己讲的课,只是囫囵吞枣,并没有完全消化,贺宣要把之前塞进脑子里的知识回忆起来,转化为自己的内容。
所以,这两日背书写字的进度慢了下来,贺宣只能多花些时间在这上面。
二来,有事情做就会忘记想念,半个多月的时间,贺宣已经有些适应谢端的存在,每次读完书之后,总是把问题归纳到一起,想着问问谢端。
中午吃饭的时候,也会想着要是谢端在,这个菜他也喜欢,习惯就是这么悄无声息。
贺宣努力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充实一些。
谢端这时候又在干嘛呢?
离开乐陵郡,北上去京城,谢端上船之后,没多少时间就开始下雨,冬雨瑟瑟,即使房间里放了火炉,还是驱不走阴冷,幸运的是没有下雪,不然大船被冻在水面上,就更回不去了。
谢端想起贺宣家里温暖的床和榻,时不时围炉煮茶的悠闲,要不是母亲大兄阿姊在家,自己真的不愿意这时候赶路。
不过自己这次回去还有任务,用铜钱碳冶铁不仅减少柴火的用量,炼制出来的铁还更加的坚硬,刃部锋利。
这个好消息要是告诉陛下和父亲,两人一定很高兴,父亲说不定可以早些时日回来了。
余叔和小竹花了一个时辰就把台子搭好了,主要这工作真的没啥技术含量,底下还是镂空的,余叔为了少用些砖也是花了心思。
怎么制作倒扣的盖子呢?
主要有个东西能在里面起到固定的作用就好,三人合计之后,余叔提议用沙土,用完以后还可以挖出来,只要隔开一层就行。
是啊,沙子就可以了,小竹去挖沙子,一桶沙子倒底座上,修饰下,变成圆形就可以了,外边盖点稻草,免得待会儿和泥浆混和。
黄泥石灰加点稻草,搅和搅和,这样的材料就是村里制作泥墙的,不过这种墙容易开裂,会崩开。
用铲子已经不够了,这泥巴要粘合得上脚踩,余叔脱掉草鞋,给黄泥加点水,开始踩泥巴。
小竹看着有些好玩的样子,两个人一起踩,红烧油炸也上去凑热闹。
把贺宣嫌弃的,“小竹,你待会儿负责给红烧油炸洗脚,你看他们脏的。”
俩狗听到贺宣叫他们之后,浑身脏兮兮的就往贺宣这边跑,吓得贺宣赶紧躲开,叫他们不要过来。
被余叔和小竹笑话了,余婶从厨房里探头出来,看到这边,忍不住笑意。
踩了个把小时,贺宣有些不能接受自己的烤箱是脚丫子味的,还凑近踩好的的黄泥里闻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