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直人赵文华(1 / 2)
二虎来到藏书阁,这里分门别类堆放着许多文献典籍,各官员的奏章也收纳在此地。就如同借书一般,二虎将令牌交由管理的人查看后,为其找来那本奏折,顺便也多拿了两本柳寒为官时上奏的文章。
打开那本获罪的奏折,二虎突然一滞,不敢再看下去,怪不得皇上见此奏折大怒,非杀不可,这柳寒是找死啊。匆匆收好,二虎去见朱允炆。
朱允炆看的仔细,看完后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如果这份奏折是柳寒所写,那他就死的不冤。你要说宰相制度,就好好讲道理,尽力即可,可拉上藩王说事儿,这就是大忌,须知,朱元璋可是护短出了名的。
原来,在这份奏章中,前面都是在叙述宰相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因一个人的错误而抛弃整个宰相制度,皇权理应得到制约等等,这类奏折朱元璋当时没少收到,也处罚了不少人,不过却没有人因为这事掉脑袋。
因为老朱也明白宰相制度确实不错,既可以减轻帝王的工作量,还可以约束帝王,二者相互掣肘,就算王朝出现昏君,危害性也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对于整个朝代的延续还是有益处的。
后面却埋着一颗雷,一颗足以要他脑袋搬家的雷——藩王。言论少了宰相,藩王便有机会插手朝政,扬言藩王必反,都是宰相被废的原因等。
这下老朱怒了,好端端的你挑拨咱儿子们的关系,不杀你都不行了,因为一旦老朱死后,他定会挑拨的更厉害,说不准自己的儿孙就会兵戎相见。
不过这份奏疏有些诡异,按理说在当时胡维庸被诛杀,牵连的人多的数不过来,整个朝廷人心惶惶,怎么可能有人这会儿再把藩王拉进来,柳寒再傻也不可能说这些话吧,何况他一个刑部侍郎操心这些事儿干啥。
气头上的朱元璋可管不了那么多,命令锦衣卫查办柳寒,不过当时幸亏有太子朱标为柳寒家人求情,加之刑科督给事中,封还了朱元璋牵连全家的旨意,二虎借此手下留情,只查办了其父子二人,没收家产。
朱允炆翻开柳寒平日里的奏折,发现此人言语并不犀利,沉稳缓和,尤其最后的签名,较为柔和。再看那份奏章,名字写的刚劲,这是有人偷换奏折啊。利用朱元璋当时事务繁杂,且正处于暴怒阶段,不会细看,以达到扳倒柳寒的目的。
心中了然,朱允炆却在思考着要不要将这事告诉朱元璋,因为如果要办朝廷官员,那必定需要朱元璋的旨意才可,他虽是皇太孙,也不能不经允许就查办官员。
再说了,当年是朱元璋下令诛杀的,这会儿突然冒出来说您杀错了,咱承认吧,以朱元璋的性格,绝不会妥协,反而会牵连柳如烟等人。
除非现在能找到当年借刀杀人的人,从他入手,掌握其作奸犯科的证据,以其为主,以柳寒的事为辅,才可改变结局。
朱允炆也犯愁了,查吧,老爷子那关不好过。不查吧,他又答应了人家姑娘脱离苦海。实在为难。
“殿下,京师府尹赵文华赵大人求见。”宦官张震进来禀报。
“让他进来吧。”朱允炆不知道赵文华见他有什么事,他对此人并不了解。
“臣京师府尹赵文华见过皇太孙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赵文华跪地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