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找到亲人(1 / 2)
是人,就永远无法避免对过去之人与事的眷顾,就算只与刘福通有过短短一面之缘,也让我不自觉地将他所驻守过的安丰城当成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
就在朱元璋救援安丰后,不久,我踏入了安丰城,而此时,战事才刚刚彻底平复。
刘福通的尸首已不知所踪,只有他的衣冠冢孤立于安丰城外。
作为首倡起义的义军首领,刘福通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因此,他虽身已死,却仍拥有为数众多的缅怀者,他的墓牌之前,纸钱燃尽后的灰烬连续数月不绝。
我曾在他的墓前长久驻足,默默告知他的在天之灵,他的妻女生活无虞,也算是了却了我们之间的一段缘分。
从前,即使反抗蒙元最彻底的刘福通部义军亦总带有一股子匪气,更不要说其他那些乌合之众了。
可是,这一路走来,我与朱元璋部义军曾有过多次相遇,却发现朱元璋部义军纪律严明、行进有矩,且不见苛索刁难,也没有侮辱虐待,实在令我刮目相看。
不过,在进入安丰城时,还是遇到了一番小小的波折。
当班的城守士兵看到我法牒上那不可思议的一百二十岁年龄时,先是感到震惊、疑惑,而后就忍不住嘲讽起来:“我说‘老道长’啊!你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你看看,你这法牒虽然无论做工,还是年代感都像是真的,然而,你再仔细看看这上面的年龄,一百二十岁啊!
你为了图方便,找人做一张假的道士身份本也无可厚非,只是,既然其他的都做得那么逼真了,怎就不能编一个靠谱一点儿的年龄?看在你已经白发苍苍的面子上,我就不把你当成间谍捉起来了,可你也别想要进城了,赶紧走吧!”
我则微笑道:“我也确实没想到竟用了它这么多年呢!”
或许因为我们的动静太大的缘故,旁边哨岗里传来一个声音:“何事喧哗!”
与我对话的城守士兵,急忙回道:“报告什长,这里有个老道士,我怀疑他的身份是假造的,他竟然宣称自己已经一百二十岁了,你说好笑不好笑?”
“什么?”那什长的声音疑惑中透着期许,问话间,已走出了哨岗。
什长极其认真地打量了我片刻,惊喜之情顿时泛上面颊,他向我疾步走来,对我一揖到地,并诚恳无比地说道:“晚辈侯永年得幸再见张真人,荣幸之至,还请道长赏光与小子一叙。”
接着,侯永年又向城守士兵说道:“你交一下班,赶紧去我们常去的酒馆准备饭菜好茶,我要好好款待张真人。还有,张真人没有骗你,他老人家确实已经一百二十岁了。”城守士兵呆立当场,而我则面颊微赤。
原来,这侯永年曾是贾鲁治河大军中的一员,他曾因体弱劳累,累倒在大堤之上,若非得到我的救治,极可能已如其他累死在大堤之上的人那样业已埋骨黄土了,因而,他一直对我感恩倍至。
朱元璋的部属平日里不得饮酒,因此,宴请我的酒席虽然摆在了小酒馆里,却并没有酒喝。
我们一共四人围坐在酒桌旁,其他二人是侯永年邀来的同僚,分别叫做刘兴胜和刘春成,刘兴胜和侯永年一样负有城守之职,刘春成则负责义军的骡马草料诸事,此二人与侯永年一同参与过治河,且都曾受过我的恩惠,对我亦是百般感激。
通过与侯永年三人的交谈,我才知道他们的遭遇也是颇多波折坎坷。
他们先是追随刘福通,经历过对蒙元军队高歌猛进地激奋,也遭遇过蒙元军队潮水般地反击,有过直捣黄龙的盛景,也有被迫放弃都城的惨况。
一路上,与他们一同起义的老兄弟不断死去,他们却侥幸得活,安丰城之战差点儿使他们的好运丧尽,好在幸运一直眷顾了他们。
张士诚背德离义、私合蒙元,于刘福通部最困顿之际突然攻打安丰城,从而导致刘福通惨死,使得刘福通部红巾军陷入灭顶之灾,如果没有朱元璋部的及时救援,刘福通部红巾军势必全军覆灭,更会丢失大片的红巾军根据地,反元斗争极有可能陷入泥潭,甚至会再给蒙元以喘息机会。
朱元璋部和刘福通部同属北方红巾军,当张士诚进攻安丰城时,义薄云天的朱元璋不顾对陈友谅唾手可得的决定性胜利,果断驰援刘福通部,及时救出了小明王韩林儿和刘福通部红巾军残部,这份厚重恩情使得朱元璋在刘福通身死之后,迅速成为红巾军中最具威望的统领,也使他十分顺利地接收了刘福通残部以及势力范围。
通过侯永年与两位袍泽的叙述,我已感受到了那份信任和信服,此时,侯永年三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朱元璋更是充满了溢美之词。
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朱元璋深思熟虑之后,为了赢得更大优势而做出的冒险举动,还是因为忠心救主而阴差阳错得到的善报,但无论怎么说,朱元璋在做出救援刘福通部的决定时,就已经争得了走向那至高之位的资格。
我是一个很好的听众,听他们谈论从前的艰辛困苦,我会陪他们一同唏嘘感叹;听他们谈对未来的期许时,我会十分热情地参与意见;无论是铁血战斗,还是马放南山,无论是田园炊烟,还是街井趣谈,我都能够深切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切情感,相谈甚欢。
刘春成忽然问道:“晚辈记得张真人一直在寻找亲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张真人可曾寻找到亲人?”闻言,我微生戚意,笑着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