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大明开端(下)(1 / 2)
七声震天霹雳几乎同起爆响,首当其冲的楼船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破洞,火油猛烈扬起、泼洒,所及之处顿时化作一片火海。
七条火船选择的位置各有不同,分据被攻击楼船的前中后,因此,大火刚刚燃起就迅速阻断了退路,顷刻间,楼船上哭嚎哀鸣震天,焦尸火人无数,不愿被大火焚烧而死的士卒纷纷跳入湖中,只不过片刻功夫就又为湖面多添了一具浮尸。
陈友谅那近百艘楼船被这场大火几乎烧了个精光,艨艟走舸的损失亦不可计数,被火烧死、跳湖淹死的士卒浮于湖面,目力所及之处几乎见不到水色。
据战后统计,只此一战,陈友谅的两个兄弟和被其依为股肱的大将陈普略俱被大火烧死,差点逼死朱元璋的陈英杰亦未能幸免,士卒更是伤亡过半。陈友谅悲痛不堪,誓杀朱元璋为兄弟、为将士报仇,只可惜,他的愿望注定是无法实现的。
朱元璋怎可能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大好机会?他乘着艨艟快船,率领部将奋勇当先杀入战场,一番冲击下来又毙敌数千、俘虏无数。
第二天,朱元璋对陈友谅发起了大反攻,陈友谅仅剩下的十几艘楼船又或沉或俘,俱往矣!
这一天结束时,这场决定命运的旷世之战已经分出了胜负。陈友谅因狂妄和天意而日薄西山,朱元璋却叨天之幸、迎来了最终胜利。
交战之后的第五天,双方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元璋从完全防守转入了完全进攻,而陈友谅则从兵多将广、舰船覆水的完全强势,变成了只能处处挨打、不住退缩的弱势局面。
朱元璋的将领们彻底放开了手脚、肆意攻击陈友谅残存的军队,凭着卓绝水性安全而返的俞通海尤为英勇,由他率领的船只在鄱阳湖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斩获颇丰。
陈友谅的将领们皆知大势已去,再无接战勇气,无需任何人指挥,便纷纷败往鄱阳湖深处,接下来就是一场围歼战了。
朱元璋一面加大遏制进出鄱阳湖河道的兵力,一面令将领们四处出击、继续歼灭依然负隅顽抗的敌人。
在朱元璋如山的压力下,加之对陈友谅信心的丧失以及对陈友谅过往不义的嫌弃,陈友谅的数名大将临战叛变,更使陈友谅的局势雪上加霜。
在如此危急的情形下,陈友谅非但没有安抚部下,竟还做出杀俘惑己的不义之举,更使部将离心离德了。
与之相反,朱元璋不仅悼死医伤,还将不愿投降的俘虏安全放归,即使谁都知道那只是他为了打击陈友谅的威信而施得惑敌阳谋,却仍然令他大得人心,很多被俘虏的陈军将士因而降于其麾下,使得他的实力大大增加。
河道里有沉船阻碍,河岸上更有火炮威胁,退走的河道已被完全阻断,陈友谅的败军无路可退,只能被彻底困死在鄱阳湖中。
一个月后,弹尽粮绝的陈友谅放弃了一切幻想,决定孤注一掷冒死突围,陈友谅想要从南湖嘴突围而出,盼着进入长江、再退入武昌,因为,他儿子陈理正守护在武昌,只要能够退到武昌,他就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朱元璋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当陈友谅的残兵行至江西湖口时,密布的巡逻船当即发现了他的踪迹,接到消息的朱军迅速云集而来,陈友谅受到四面猛攻,不得不退走泾江,却被守候于此的俞通海伏击,几番挣扎下,陈友谅于乱军中身中数箭而死,随他而行的五万大军群龙无首,纷纷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