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战争何时休(1 / 2)
这段故事的内容有些沉重,更满是分离和逝去,然而,安妮和卡洛琳却听得十分专注、津津有味。
卡洛琳的变化尤为明显,她从最初对马丁的戒备、质疑、否认,乃至嘲弄,彻底转变成为马丁的小迷妹,就连望向马丁的眼神里都透着难以言表的痴迷。
安妮和卡洛琳已完全沉浸于马丁的故事,即使马丁讲得再离奇、再神秘,二人亦深信不疑,情绪更是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而波动。
她们曾因布鲁斯的突然离世而悲伤,也因马丁绝情离别苗丽花而哀伤,更因佳子悲惨如尘埃的一生而垂泪,这些情感深深影响着她们,直至故事告一段落,良久过后,才使得心情平复下来。
安妮问道:“据我所知,中国民众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的态度异常坚决、旗帜鲜明,那就是要求日本政府认清错误、并做出官方道歉。
而您虽然对日本军人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感到切齿,却没有为此报复日本,就算想要暗杀玉人天皇,也主要是因为您怀疑天皇与‘基因武器’计划有关。我实在好奇您是怎样看待‘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您可曾想过为之做些什么吗?”
马丁曾经历过、接触过许多大屠杀事件,尤其,自非洲大陆重返华夏、得知满清在华夏大地犯下的无边罪行之后,他深感痛心和悲愤,更数度几近崩溃,所以,他才选择刺杀雍正皇帝为死难的华夏儿女复仇。
可正是如此,才让他深刻认识到历史的残酷性和唯一性,也懂得了‘天上忘情’之本意。
由此,在对待‘南京大屠杀’事件时,他努力压抑本性,并没有选择暗杀玉人天皇这种既简单又直接的复仇方式,甚至没有为之做过任何事情,但他却绝非无动于衷。
马丁叹道:“日本是一个单民族的岛国,生存压力远远大于大陆国家,因此,它必须保护好国民的自豪感、自尊心以及足够的狼性,只有这样,它才可能拥有未来,至少是畅想未来的权利。
如果日本以国家之名义对‘南京大屠杀’做出道歉,那就是承认了日本军人的暴行,也就否定了日本军人为国而战的价值,势必严重打击日本国民的傲气、狼性,失去了赖以崛起的傲气和狼性的日本将只能沉沦为世界二等之民族。
玉人天皇对战争的理解以及对日本未来的幻想,足以代表日本政府和日本‘有识之士’的态度和决心,那就是,日本宁可向中国默默提供几千亿人民币的无息贷款或捐赠,心甘情愿以这种隐晦的方式道歉和赔偿,却绝不会做如‘德国总理在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前一跪’而泯灭恩仇之举动。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善于思考,懂得总结经验并吸取、传承。《战国策》有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之所以总结出如此之警世明言,目的就是告诉后人牢记以前的经验,以便为今后之事借鉴。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罪行的代表事件,本应成为日本认清战争残酷的鉴戒,以此告诫日本民众勿要轻启战争、勿要侵害他国,如若不然,战败的苦果只会由他们自己承担。
然而,只看日本政府对待‘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日本对侵华战争的定性、认识之本质,同时也印证了玉人天皇对日本未来的‘畅想’,那绝非虚言。
因此,我一直以‘前事之尽忘后事效之’来揣测今日之日本,并始终对其保持足够的戒心,更希望华夏政府应坚持且慎重地看待此事,而给予日本野心最大打击的美国就更要防止养虎为患、自食恶果了。”
安妮恍然而笑:“我就觉得您不会对‘南京大屠杀’无动于衷嘛!您讲得十分有道理,尤其听了玉人天皇的宣言之后,我也认为世界各国都应保持对日本野心的警惕,尤其是中美两国。”
说到这儿,安妮的神情突然显得很是失落:“人类为什么就是无法摆脱战争的纠缠?我们的生命本就无比脆弱而瞬忽短暂,只是与各种疾病作斗争就已经够劳心费力了,却还要制造战争来伤害自身,真是咄咄怪事啊!
如果有那么一天,人类社会没有了战争、也没有了疾病,那该多美好啊!只是畅想一下这样的世界,就足以使我感到十足的快乐和激动了,可惜,那只可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看看当今世界吧!国与国之间为了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可以爆发战争,人与人之间为了宗教信仰可以相互仇杀,人类连最基本的贫穷、饥饿都无法彻底摆脱,更何谈对抗疾病?更何谈长久和平?更何谈拥有未来?”
“我有不同的看法。”卡洛琳突然出声。
马丁的笑容总能令卡洛琳心猿意马,这不,她又低下了头,马丁只得轻声催促:“请说出你的看法,我们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