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品大员要回家看孩子(2 / 2)
贺延年是大理寺卿,翻阅过无数卷宗,很多杀人的犯人,前半生都是好人,自小懂事听话。
所以贺延年一直纵容着孙女,一个孩子最好的状态,就是她行事有她本来的样子,这样,万事不勉强不委屈不憋屈,性格才会安全些。
她总会学会妥协,但是不是几岁的时候。
对于孩子,大人们要教会她爱,首先要爱她,她感知到爱,她才能学会爱人。
贺承明的每一次打,都让贺鸣喜觉得,她爹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听话才会喜欢她。
虽然以前打了她之后,也会带她出去玩,但是现在家里三个孩子了,这招不管用了。
甚至有时候,两人冲突的太离谱,不在一个冲突点上,贺承明多次破了不打孩子的誓言,让贺鸣喜更不愿意听他的话。
如今,贺鸣喜和谁也不说话了,只自己呆在贺延年的书房玩,连冯氏都不理睬。
贺鸣喜现在只与一人说话,那就是厨房柳大娘,两人时常交流一下怎么做饭好吃,吃过什么好吃的饭。
原来那样闹腾的孩子,一下子沉寂下去,贺承明说不上来是失落多些,还是得偿所愿多些。
不再笑,不再闹,彬彬有礼,这还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吗?
成人都不见得如此。
贺延年接到家里的信的时候,已经准备回去了。
看完妻子的信,不敢耽搁连夜回京城。
贺延年离家一个月,再见孙女的时候,是在自己的书房里。
她沉浸在草纸堆里,写写画画,待发现身边的人是祖父之后,那委屈铺天盖地而来,哭的撕心裂肺。
贺延年抱起孙女,亲着孙女软软的头发,有些后悔,一家子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像话,连个孩子都哄不好。
孩子成长真的是一瞬间,一旦错过那就是后悔。
贺延年这一刻觉得,祖训都是放屁,躬身抚育孩子,贺鸣喜这样的孩子若是遇上贺承明这样的爹,那简直就是灾难。
贺延年觉得这个家他不当了,他要致仕看孩子,一个爹妈看三个孩子的时候,吃亏的就是老大。
贺延年决定上折子,乞求致仕,又要不干了!
第二日,皇帝便收到了贺延年的折子。
“臣自任大理寺卿,兢兢业业,诚诚恳恳。
然今一乞致仕,盖因家事不察,累及孙女,迫不得己。
须至再竭恳诚,仰陛下省察。
臣日薄西山之龄,唯有一子,此子有二子一女,尚稚龄。
臣孙女,早慧若璞玉,但及难教育,始周岁便言辩是非胜于其父。
然臣在外月余,此儿思臣甚笃私自离家,遭其父之笞打,痛煞我心。
臣与内子甚怜之,乞求圣上怜臣苦心,得享天伦!
圣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臣自察尚不能齐家,何谈其他,故再乞致仕。
陛下嗣位之初,临朝之始,一新政事,首及人才,擢臣草野之中,处以刑部之职。
臣观陛下好贤之心,可谓至矣。而今朝廷之举,未为大过;
二三大臣之荐,未为甚欺。故臣之累请,不止自为,亦所以为朝廷也。
如今,大理寺少卿,为人清正,审案明察,举院钦佩,可堪臣之职。
望陛下与朝廷首肯,速速乞令臣致仕。”
皇帝看完折子,也气笑了。
贺延年孙女生病的事,还是他下旨,郑院使特意去瞧的,孙女生个病,做祖父的就不愿做官了,要致仕,真是活久见。
他端起茶喝了一口,想起贺延年如此胡闹不上进,骂道,
‘‘还日薄西山,他比得过晋朝的李密吗?李密是尽孝,他呐,恬不知耻!”
骂完又不解气,道,“依朕看,他就是想朕要把他贬到海南去。”
皇帝喷了半天唾液沫子,又看了一遍贺延年的折子,便宣了冯院判来,冯院判被召见后也纳闷。
到了勤政殿,皇帝寄给冯院判一份折子。
冯院判看了也唏嘘不已,道
“陛下,伯野家的孩子,历来少见的聪慧!
伯野为人清正,又不恋权财,这孩子是他唯一挂心的!
且臣最近有耳闻,这孩子病后性情大变。
家里孩子少,伯野细心又慎重,如今孩子尚年幼,情理中!”
皇帝一时有些犹豫,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