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赤岗岭血战(1 / 2)
情报显示,英王在集贤关外的赤岗岭上,扎有四座大营,称为“四垒”。分别由刘玱琳、李四福、朱孔堂、贾仁富等将领镇守。其中,刘玱林镇守第一垒,麾下兵马1200人,其余三将分别守第二、三、四垒,每垒都是1千人。同时在菱湖北岸设十三垒,有1万3千人驻防,每个垒(营寨)1千人。英王在赤岗岭布四垒和菱湖北岸布十三垒,本意是让两处相互支援,互为犄角。这个用意勉强说得过去,可你想达到目的,也得派有执行力的人才行,哪怕你安排几个得力战将压阵也好啊。可英王把战将都带走了。
先说菱湖北岸布置的十三垒。一字长蛇沿湖岸布防,竟然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战将。一旦遭到清军攻击,则群龙无首,只能各自为战。这和送人头有什么区别。
其次,赤岗岭布防的四垒,同样有很大问题。刘玱琳、李四福、朱孔堂、贾仁富互不隶属,虽说刘玱琳职位最高,但四将平时同时在英王麾下听命,谁也不服谁,刘玱琳根本指挥不动他们。而更要命的是,赤岗岭四垒位于安庆北路要冲集贤关外的一处花岗岩高地,这里虽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缺乏水源不能长久。类似三国时期的马谡街亭战,如果湘军围而不攻,太平军将不战自溃,必败无疑。
吴天佑是怎么都没想到,久经沙场的英王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自己都能看出来,贾绍明也看出来了,何况曾国藩、胡林翼、多隆阿这些个久经战阵的老狐狸。
“王爷,英王粮道受阻,回援桐城打通粮道,也是无奈之举。否则,全军断粮,就有灭顶之灾。”贾绍明也明白,这次英王的布置很不妥。不过,换做是自己来处理,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实在是难以两全。
“贾参谋长。不是我说英王,仗不是这么打的。不作死就不会死,他这是在作死啊。”吴天佑边说边叹息,不停地摇头。
“我在离开枞阳前,把缴获的战船全部交给他了,那可是湘军水师三分之一的家底,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败光了。没有了水师的护卫,湘军随时都可以进攻长江两岸的任何地方,太平军已经陷入全局的战略被动。不光是安庆不可能守住,连贵池、铜陵、芜湖甚至天京,都成了不可守之地。既然英王要强行守安庆,那你就认认真真守。可英王是怎么做的?
一开始佯攻武汉,想调动湘军分兵,这本身没错。虽然骗不了曾涤生,但是胡林翼作为湖北巡抚却不得不救武汉。只要进攻武汉,胡林翼必然撤军,否则丢成失地之罪他担当不起。可英王没有攻打武汉,在胡林翼部没有回援的时候,就撤兵了,真是莫名其妙。
撤兵回援安庆,本身也算不上错。可英王却将以骑兵为主、善于突击的3万小左队留在了随州、黄州、荆州一带。没有小左队突袭,陈玉成注定难以突破多隆阿马队防线,根本无法打通安庆内外联系。他的回援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军回援却进驻集贤关,就更错了。曾国荃负责围城,多隆阿、李续宜驻扎桐城西南挂车河、青草塥,水师彭玉林守枞阳,这就是个口袋阵,坐等太平军来解围。然后由多隆阿、彭玉林从陆路、水路掐断太平军粮道,进行围点打援。英王进驻集贤关就已经中了曾涤生的圈套。
安庆不会短时间被攻破。湘军这样兵分三路其实是犯了兵家大忌,英王只需将计就计,集中兵力吃掉外围的多隆阿和彭玉林,单单一个曾国荃还敢继续围困安庆吗?不撤围就只有被内外夹击的份。这是个极佳的翻盘机会,可英王眼里却只有安庆,坐视不理。
再则,桐城援军战败,英王回军并没有错。但他应该第一时间把集贤关的部队全部撤回,再从外围进攻多隆阿、胡林翼等。他却瞻前顾后,兵分三路。就他现在手头这点部队,还想处处防守,结果只能是处处都守不住,给湘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实在是错上加错。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英王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那安庆还守个屁啊。”
旁边的覃超倒没什么,他对打仗一知半解,并没有什么感慨。贾绍明就不同了,他可是个中高手,对战局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吴天佑的一番论述,听着听着,他就开始睁大眼睛,最后简直是目瞪口呆。有一种拨云见雾,醍醐灌顶的感觉。说实话,陈玉成犯的错他也看到了一些。但经吴天佑这么一分析,简直处处是错,错的离谱,这连他也没想到。可见吴天佑战略眼光极其深远,心智谋略深不可测。
其实,吴天佑的眼光并非真的高过贾绍明。而是因为他站在后世战略思想的高度来看待问题,情形就不同了。后世战争讲究战略主动,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并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从这个视角一看,英王的安庆之战自然是漏铜百出。
“微臣受教了。”贾绍明是真心实意地说出这句话,毫无夸张。“王爷,我们还去不去救?”
“救,当然要去救。”吴天佑大手一挥。“像刘玱琳这样的悍将可遇而不可求,死在湘军手里太可惜了。尽人事听天意吧。”
英王率英殿军主力走后,湘军胡林翼便敏锐察觉到陈玉成在南线布置的重大漏洞。
陈玉成在菱湖北岸布置的十三垒,战力低下且各自为政,根本不值一提。而防守在赤岗岭上的太平军因取水困难,定然无法长期坚守。于是命令新到的鲍超霆字军会同成大吉部共1万多人展开围困。围而不攻,坐等长毛军断水后再行进攻。
谁知鲍超心高气傲,并未遵照胡林翼只围不打的将令,倚仗将士精锐直接对长毛军发起猛攻。
刘玱琳是英王座下的第一战将,彪悍无比。他麾下的兵马,都是从两广出来的“老兄弟”,是太平军一路攻城拔寨,无数场战斗打剩下来的精英。战斗力强,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定,是陈玉成手下第一劲旅。虽然区区1200人,但湘军想要夺取赤岗岭,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