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台湾总督(1 / 2)
扬威军和英国关系恶化,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贸易问题已经退居其次,主要是战争层面的问题。参谋部和幕僚府专门就这些问题组织了两次联席会议,商量讨论解决办法。
其实,扬威军能想的办法非常少、也极度委屈。核心就一个字:忍。
报告递到吴天佑这里,吴天佑认真地阅读过。可以说,幕僚府及参谋部的分析非常到位。扬威军控制的浙江、福建两省,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可扬威军没有海军,所以,整个漫长的海岸线基本都成了不设防的城市,英军想攻打随时都可以。
但是,只要扬威军防住了重点城市,沿岸的损失并不能对扬威军造成致命打击。可扬威军的整个建设进程将会被拖慢甚至停滞不前。
吴天佑却另有看法。因为幕僚府的报告里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忍耐是有极限的。长期受压状态下,一旦达到忍耐极限,扬威军可能会首先从内部瓦解,而导致整个崩溃。
所以,吴天佑必须考虑如何应对英国海军对沿海的袭扰和攻击。卜鲁斯很大程度上会请示国内内阁的意见,才能决定是否对扬威军采取军事行动,这期间,大概有10个月左右的缓冲期,可以供扬威军做准备。
首先,要保护好重点的生产基地,主要是杭州、福州和温州。这三个地方,已经建成或正在建造防护要塞,英军如果想突破进行破坏,并非易事。其次是沿海重要经济城市,如宁波、台州、福宁、泉州四地,只要留守一定的驻军,英军也很难轻易攻破。县城,扬威军可能就很难顾及得到了。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拉长英军战舰的补给线,这样就可以极大缩短英国战舰的滞留时间,达到缩小敌方攻击范围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只能攻占上海。这样,英舰的补给点就只能去香港了。就算清廷可以帮英舰提供粮食和煤,但无法提供弹药也是白搭。
如果再狠点,就可以打下广东,再灭了香港,英舰的补给线就更长了。英舰除了采取大规模攻击外,小范围的骚扰已经很难实施。
当然,要阻止英军获得煤的补给,还有一个重要的地点,就是台湾的鸡笼(基隆),那里盛产优质无烟煤,是海军的军用煤。
再后,就只有等待时机,等待扬威军自己的战舰下水了。
不过,吴天佑还得防止英舰直接攻击天京。否则的话,不知道洪秀全那紧绷的神经会不会错乱,而屈从英国。那样,扬威军就例外不是人了。
于是,吴天佑首先给天王洪秀全上奏,请求准予扬威军接管镇江丹徒城,以截断湘军江苏、上海方向的补给线。同时围歼贵池至丹徒段的湘军水师,彻底使天京解围。
接着,吴天佑召集吴天佐、刘玱琳来杭州开会。
吴天佑准备调刘玱琳去攻占台湾。这位是他放心、又能在没有火器支援的情况连续战斗的唯一将领。而且,为了保证出兵的突然性和对岛上百姓的有效沟通,他打算用左五军的第九师、第十师攻打台湾。
吴天佐来到杭州,首先去拜见了母亲,然后才去见吴天佑。
书房里,吴天佑和刘玱琳都在,吴天佐到了后,兄弟俩寒暄几句,吴天佑就开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