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上菜(1 / 2)
女郎托着木盘回到老者身边,那老者掀开红布看了两眼。
然后老者大声宣布道:“共有五位食客看中了这道炒地龙,做这道的菜的厨子告诉我,这道炒地龙是宫里传承下来的,要价三十万。”
地龙是古玩行里银器的黑话,这套纯银酒具,确实是清朝宫里的东西,要价三十万也算合理。
那老者说完后,看向那几位有意入手这套酒具的老板。
有两人听到价格后,摇了摇头:“算了,这道菜我不吃了,我等后面的菜吧。”
另一人也是放弃了竞争,现在只剩下三位老板没有退出。
老者笑道:“按照规矩,三位食客可以依次加价,每次加价一万。”
然后那三人开始依次加价竞争那套纯银酒具。
最后,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以四十万的价格竞得了酒具。
老者抱拳道:“恭喜这位食客,喜得炒地龙一份,来人,为这位老板把菜品打包。”
后门出来两位男子,打开一个木箱子,连同托盘一起放了进去,然后小心的抬着箱子走进里屋。
老者继续高声道:“下一道菜是咱们关中菜,一道辣炒软片。”
里屋里一位同样穿着的漂亮女郎拖着一个木盘走了进来。
老者指着木盘说道:“这道辣炒软片正宗的关中风味,希望各位食客喜欢。”
女郎托着木盘以同样的方式在所有食客面前走了一遍。
软片是古玩行里是书画碑贴的黑话,当女郎托着木盘走到我们跟前的时候。
程蝶衣掀开红布,里面是一张碑帖拓本,托盘上已经有七枚铜钱,也就说有七个人想要入手这幅碑帖拓本。
程蝶衣看了看我,询问我的意思。
碑帖拓本属于一种书法作品,是古代为了记事刻于石头上的文字。
秦代时候主要是立石记功,叫做‘刻石’, 而到了汉魏时期多是在墓前或者庙宇内记录先人功德,叫做‘碑’。
而将名家的书法作品刻在石头上,叫做‘法帖’。
无论是‘刻石’、‘碑’、‘法帖’都可统称为‘碑帖’。
碑帖拓本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刻在石头上文字印在纸张上,也即是所谓的拓本。
碑帖拓本以名家书法以及字迹保存完好程度来判断好坏。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时间,越是早期的拓本越珍贵。
而木盘上的这张碑帖拓本,上面的字体飞逸奇浑,笔划往横里舒展,左低右高,文字整体成一种奇险的造型。
这种文字特征说明这是一幅“石门铭”的拓本,这种风格的拓本出自北魏时期,从时间上来说这幅拓本是不错的东西。
这东西是不错的宝贝,尤其是保存的相当完整,字迹清晰。
这种碑帖拓本对于爱好收藏书法的老板,非常珍重。
好虽好,唯一的不足之处,便是上面的文字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如果是名家之手的话,这幅拓本价格能翻好几倍。
我冲程蝶衣微微摇头,程蝶衣将红布盖好。
女郎托着木盘回到老者身边。
老者高声道:“共有七位食客看中了这道菜,咱们这道菜的厨子出价同样是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