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雄鹰帝国永不投降,大晋帝国的文化自信(2 / 2)
她骨子里认为,目前的雄鹰帝国已经将抢占大晋帝国的租界区域,全部移交了,而且在东南亚的利益,也是放弃给了大晋帝国。
此刻更是应大晋帝国的要求,将抢占的文物奉还,而且又移交了戴高乐,因此女皇天真的认为,雄鹰帝国与大晋帝国之间根本没有了仇恨可言。
而事实上,大晋帝国新编的历史课本之中,高度的突出了雄鹰帝国此前为大清王朝国门,继而开展的几次鸦片战争,不过对于此事,也有一些评价。
毕竟是雄鹰帝国第一次,让大清王朝认识到闭关锁国的危害,虽然是被迫打开国门,但毕竟是向外学习谋求发展了。
虽然有一点的好处,但是家国仇恨始终不能忘怀,而且大晋帝国的国内也开始效仿沙俄帝国,开始展开一些崇拜思想。
其中最为流星的便是保皇党,这些人士,不断的向国民灌输韩熙元的执政思想,他们学习韩熙元的说话习惯以及言论。
而且,韩熙元并没有展开一些文化禁止,甚至现在很多刚刚上映的电影之中,都有描述韩熙元的片段,甚至韩熙元也亲自演了几场戏。
这种开明的文化环境,在短时间内,大晋帝国的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其次,韩熙元还尤其重视体育的发展,他甚至将体育在考试之中的比例,都进行了严格的要求。
而且,他还大幅度的提倡文化自信,为此他独立开设了国学大师的名头,其中辜鸿铭为领头人。
他前世就对此人予以高度的评价,毕竟此人堪称近代第一国学大师,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但是他学完外国的学问之后,便发现,华夏的文化,才是世界第一。
因此,任命辜鸿铭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韩熙元还是废除了文言文,推行国语和白话文,但又在课文之中保留了文言文的部分,这也是为了传承古人的智慧。
于此同时,韩熙元在学科之中,剔除了对英语的学习,因为他认为没有必要学习英语。
但是,这个政策只是采取了不到三个月,便被一众学者揪出来进行修正了。
目前因为大晋帝国的强盛,周边的一些国家,甚至西方大陆,乃至新大陆,都开设了华夏语的学习,更是设立了众多的孔子学院。
这就是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大晋帝国历来文化的优越性,甚至目前华夏语也是跃居世界第二大语言体系。
但是,目前毕竟还是雄鹰帝国的英语位居第一,而且很多近代着名的理论,那都是英语编绘,若是不学习,只参考翻译,很容易让学者产生歧义。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为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缘由,乃是一种阶级对立。
这些学者,指出若是将英语从学科之中剔除,那大众的学者便会无法学习到英语,而其他的有钱的学子,必然还会选择继续学习。
这番进言,也是让韩熙元听进去了,前世他就是英语不好,从而在此世,便是痛斥废除,但是还是忘却了国家的现状。
因此,韩熙元修订了政策,只是削减英语在学科之中的占比,而并没有剔除。
“我并未阻止你政策的推行,但同时,我也要为我们皇室留一条后退之路。”
丘吉尔还在不厌其烦的劝说着眼前的女皇,但是女皇已经听不下去了,而是直接说出此番驳论,让丘吉尔叹息了一声,他深知无法劝说眼前的女皇,只能退出皇宫,前往自己要开会的场所。
在车上,秘书长古德达尔对着丘吉尔缓缓开口。
“元首先生,目前国内民众的情绪十分低迷,而且投降派伯伦特又是此处发表言论。我们是否要考虑除掉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