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因地制宜(2 / 2)
于知南点了点头,又给莫县长解决了几个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才离开。
莫县长等于知南一走,就让齐秘书给各乡镇下发通知,明天早上,所有村子的领导都必须要到县政府来开会。
到了第二天,各个村镇的领导全都到齐了,大家不知道莫县长这次叫他们来是有什么事情。
在会议上,莫县长先说了一下于知南他们村土地分产到户的事情,决定从今天开始其他的村镇,也全部开始执行土地分产到户政策。
这个消息一出,下面各村的村长简直都要炸开锅了,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这样一来,大家伙就能多承包一些地,多种植一些粮食,以后就不会再饿肚子了。
甚至多出来的粮食还可以自己拿去城里卖掉换点钱,也不至于以后家里再有点啥事,连几块钱都拿不出来了。
莫县长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后,才又把手里的报告给所有人都读了一遍。
大家听了之后才明白过来,这县里是打算支持各村发展产业了吗?这特色养殖啥的,真能成吗?
莫县长看出大家的疑惑,抬起手示意大家先安静,“我知道大家心里有疑问,毕竟这前期的投入可是一大笔钱。
不过大家放心,既然这件事是县里牵头要办的,那么前期的资金,县里也会先帮忙垫付着,等到后期各村有了产出之后,再把这笔钱还上。
不过县里的资金有限,支持不了所有村子同时开展副业,所以,我们会先选出十个村子作为试点村落,等看到成效后,再发展其它村镇。”
底下的人一听说不用自己村子先投钱,那哪里还有不乐意的,纷纷嚷嚷着先从自己村子开始。
这里只有王根生最淡定了,因为他们村子有了于知南的投资,根本就不需要政府扶持了。所以王村长看着这些人为了那十个名额差点打破头的时候,心里那个乐呵啊。
其他村子的村长也是有知道他们村最近的动静的,这会儿也是很羡慕人家,他们村里咋就没出来个能耐人,也带领带领村里人发家致富呢。
最后一阵吵闹过后,莫县长根据各村镇的贫富情况,选出了十个最合适的村子。
这些村子里有家畜养殖的,水产养殖的,还有种植的。不过种果树的村子可能会晚一些才能看到收益,毕竟果树要成长起来还是需要不短的时间的。
这边决定好了之后,莫县长让齐秘书去找了于知南,把第一笔买树苗果苗还有家禽的钱拨给了于知南。
于知南的动作也很快,拿到钱的第二天就回了现代去进货。不过她这次要的东西比较多,她现代的资金也不太够了,最后又卖了一件东西,钱才充裕起来。
东西买好后,于知南是分批带回来的,然后再让县里找车给拉回去。
莫县长看着那一车车的东西,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下来过,果然他没看错人,这小于同志是个有本事的。
于知南回来后把买东西的详细账目也交给了莫县长,然后还把自己回去准备的一些关于动植物养殖的相关书籍也都交给了他。
莫县长拿着这些资料看了下,上面全都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各种知识,他对于知南的态度就更好了,简直把她当做自家后辈来对待了。
被选中的十个村子,也欢欢喜喜把自己村子的东西拉走,看的其他人眼热的不行。
这边的事情终于解决了,村里的大棚也建的差不多了,时间也快到了7月份了。
看着这边已经没什么事情需要她处理了了,于知南就打算回省城了。
因为今年和丁秀梅她们约好了的,夏天的时候她们会来京市玩,到时候她这个主人家不在可不太像话了。
于知南和高婶子她们告了别,还说等明年夏天,她来接高婶子她们去京市转一转,高婶子乐得拉着于知南的手,“好好,那婶子可就等着了。”
在这边忙碌了一个多月,于知南终于又回了京市,一到京市她就迫不及待的回了家。才一推开门,就看到里面一大三小正坐在客厅了。
看到于知南回来,四个人八只眼睛,齐刷刷的看向她,那眼睛里的幽怨差点让于知南感觉自己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
这一大三小就是苗笑笑和三个小家伙,苗笑笑看着她冷冷一笑,“呦,大忙人还知道回来啊?我还以为你都忘了这还有个家了呢,在外边玩的乐不思蜀了吧?”
三个小家伙也一脸谴责的看着她,那表情明晃晃的写着,我们很不高兴,哄不好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