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视察场地(1 / 2)
于知南回到自己的房子里,看着里面整洁如新,就知道这房子一定是高婶子这些年一直给她照看着。
于知南心里是感动的,从她来到这里开始,高婶子就一直照顾着她,这一点从来都没变过。
几个人在屋里坐下,高婶子她们就和于知南说起了村里这几年的变化。
于知南一边笑着一边听着,她刚进村的时候确实都有些不敢认了,因为村子里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哪里还有当初那穷兮兮的样子了。
不说是青砖瓦房吧,就是二层小楼都已经不少了。而且村子里的路也都修过了,平整又干净。
高婶子笑着说道:“小南,你这房子要不要也重新翻新一下?”
于知南想了想就摇了摇头,“算了吧,这房子也才新盖了没几年,我都没有怎么住。而且我也不经常回来,就不费这个事了。”
高婶子点点头,“行,那就不费事了,大不了这边以后不能住了,你回来就住婶子家,和自家一样。”
于知南也笑了,“就是,婶子家就和我家一样。”
高婶子哈哈的笑了出来。
村长也笑着看着于知南问道:“听说你这次是又给咱们的蔬菜找了新路子?”
于知南点了点头,“对,之前咱们最开始盖蔬菜大棚挣了一些钱,但是后面盖大棚种菜的人越来越多,这利润就越来越小了。我就想着再换个路子,不然大家辛苦这么久,这大棚不就浪费了么。”
村长又继续问道:“那这啥出口的,到底是这么个意思?”
于知南笑着解释道:“这出口,就是把咱们国家的东西,卖到外国去。有些外国的国家的土地不适合种植蔬菜,所以就需要从别的国家买回来。而且外国人特别喜欢咱们这种天然种植出来的蔬菜,所以咱们的蔬菜在国外还是很受欢迎的。”
村长惊讶的说道:“这外国人日子这么苦么?咋吃个蔬菜还得到别的国家来买?”
于知南笑了出来,“不是他们的日子苦,只是他们的土地种不了菜,或者是土地太少,不够种菜的。”
村长笑呵呵的说道:“那感情好,咱们这别的不多,就地多。”
于知南也点头说道:“就是啊,而且咱们的蔬菜干净口感又好,吃过的人就没有说不好的。所以我们之后就要把这蔬菜包装一下,然后卖到外国。这价格,比之前的冬季蔬菜价格还要高一些呢。”
村长眼睛一亮,“价钱比之前还高?”
于知南点头,“外国人有钱着呢,您就放心吧。”
村长哈哈笑了起来,“放心放心,你这丫头办事,我就没有不放心的。”
吴婶子也笑着说道:“就是,你这丫头最靠谱了,我们都信你。反正咱们这菜就在这,你想咋弄就咋弄,就是不挣钱,婶子白给你种菜都行。”
于知南拉过她的手,“不挣钱可不行,我可是说过,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
吴婶子笑着拍了拍她的手,“现在就已经过上好日子了,这要是在几年前,像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于知南笑着看着她,“这才哪到哪啊,婶子你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她这话音一落,屋里的几个人都笑了出来,高婶子感叹道:“我也是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现在这样的日子,反正我现在就已经知足了。
对了,我家小三今年就参加高考了,如果考上了,我想让他去京市上学,小南你看咋样?”
“那很好啊,让孩子出去见见世面,这样孩子以后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而且如果三儿要是想去我那的话,那以后还可以跟着我干。”
于知南还记得那个笑的憨憨的少年,是个好孩子。
高婶子一听就乐了,“这感情好,孩子交到你手里,那我可就彻底放心了。”
于知南也笑了,“是是,你就放心吧,我肯定把他当亲弟弟带。”
说完她又看向村长他们,“村里现在年轻人读书的多吗?”
村长点了点头,“现在村里富裕了,家家也都会送孩子们去上学了。而且县里去年还在咱们村建了小学,孩子们上学就更方便了。
哦对了,你小叔子现在也回到村里小学做校长了,平时也会给孩子们上上课。”
于知南到是有些惊讶顾红军竟然回村里了,他好不容易在县城转了正,怎么又回来了。
村长似乎看出了她的想法,于是笑着说道:“现在咱们村里发展的可不比县里差,咱们村的小学,附近的几个村子的学生都会来这边上课。
你小叔子回来也是对的,在县城他就是个普通的老师,在这边他可是校长,那可是差别很大的。更何况你公公婆婆年纪也大了,家里又种了几亩地的大棚,家里没个年轻人照看着也不行。”
于知南知道村长后面这话是想让她去那边看看,怕她落人口实。
虽然她自己不在乎这些,但是还是呈了村长的好意,于是她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等我明天有空了去看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