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国运衰败之始末(2 / 2)
“很简单。”太初真人环视众人,在扫过面色阴沉的周帝时,脸上的嘲弄之意更浓了几分,“国运昌隆,龙脉稳固;国运衰败,则龙脉虚弱;赵守一既要夺那龙脉,又怎么会真心实意助你等守住京城?”
百官脸色陡然一变,能够在千千万万读书人中脱颖而出,立于这朝堂上的,没有一个是蠢货,略一思索,就知道太初真人没有撒谎。
所以……淮阳王说的都是真的?
“你们仔细想一想,赵守一自入朝始,做的事有哪一件是利国利民的?大周的国运又是什么时候开始衰落的?”
太初真人的声音宛如雷鸣,震得百官耳边嗡嗡作响,心神剧震。
赵守一被封国师入朝之后,就开始蛊惑周帝修道追求长生,将天师道奉为国教;在这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周帝一直保持着一月一小丹,一季一大丹,并四处修建道观,所耗所需,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巨大数字。
虽然说起来,这些银子都走的是周帝的内库,但内库的钱是怎么来的,彼此皆心知肚明。
前朝信奉佛教,道门并不受重视,门中弟子过得甚是清贫;到了本朝,一改气象,衣着光鲜,身家丰厚,地位更是高人一等。
一个县城里大小富户加在一起,都未必有道观来的有钱。
别说龙虎山的弟子,就是一个普通道门弟子出去,都备受尊崇,可以横着走路。
久贫乍富,也就导致了一些意志不坚定的道家弟子贪念丛生,这些年间,各地道门,圈占田地,索要供奉,甚至欺男霸女的事情屡见不鲜。
而和道教兴盛截然相反的是寻常百姓日子越来越艰难,天灾频发,人祸不断,别看大周表面繁荣昌盛,实则乱象渐生。
尽管周帝这些年疏于朝政,导致吏治腐败,但偌大的官场中,总归还是有一些正直的官员,他们一次次上奏要求朝廷严惩那些强取豪夺,欺压良善的道门子弟。
可每一次,他们的奏折都如同石沉大海,激不起一丁点的水花,久而久之,这些官员也就看懂了周帝的意思,冷了一腔热血,或愤而辞官,或渐渐麻木,成为尸位素餐中的一员。
但万事万物,总会有那么一个例外,好比山阴县的郭县令。
据说这位郭县令五次会考,次次名落孙山,蹉跎了十几年的光阴,终于在第六次会考的时候,考中了一个三甲进士,虽然是吊车尾的成绩,但好歹榜上有名。
这位郭进士是寒门出身,幼年丧父,寡母为了供他读书,日夜操劳,但依旧捉襟见肘,付了高昂的私塾费,就没有了吃饭糊口的钱,之前攒下的积蓄也都没了。
郭进士见寡母为了供养自己,落得一身的病,甚至连口饱饭也吃不起,几次萌生退学的打算,都被寡母严辞喝止,不许他荒废学业。
村里的乡亲都是善良之人,虽然自家也不宽裕,但见郭家窘迫,都尽可能的伸出了援手,你一升我半升。
在众乡亲接济下,吃百家饭的郭进士终于考中了秀才,随后又中了举人,虽然还没有正经官身,但家里的日子总算是好过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