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桩惨案(2 / 2)
……
在宁王府众人为此事叹息不止的时候,昭平王府的“梁暮”也正在听茂竹汇报。
“殿下,这件事属下做得很干净,没有把柄留下,那个婢女也一命呜呼了,河阳长公主想找人算账也无处发泄。”
“好,你传信给三哥,告诉他,我们已按照他的吩咐办妥了此事。”
“梁暮”想起三哥在离开徽京前交代给他们的事情,张谓胆大包天到连清沐也敢算计,这口气三哥可是一直记着呢。
这下总算是将这口恶气吐出来一些了。
还有一人,就是惠婉公主,谁也跑不了。
惠婉公主的那份“贺礼”就到齐王大婚后再送给她。
“殿下,这张谓已经解决了,倒是惠婉公主那里有些棘手。当日猎场一事,本就与宁王妃没什么关系,可惠婉公主他们就是恨上了宁王妃。若是让惠婉公主知道,她有今日都是幽州郡主害得,惠婉公主能信吗?这个说辞得好好斟酌一下。”
猎场的事跟赵岚有关,是梁暮的猜测,哪怕他也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他有七成的把握与赵岚脱不开干系。
至于赵岚为何如此,梁暮猜得八九不离十。赵岚一开始瞄上的人是楚承,所以才会在猎场上对贤王妃下毒手。
“茂竹,不用担心这个。听三哥的吩咐即可,猎场的事已过去那么久了,什么凭证也不会有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惠婉公主知道这件事。至于幽州郡主为什么这么做,由得沈贵妃和楚行他们去查、去猜吧,与咱们不相干。”
“梁暮”一边说着,一边觉得自己真是辛苦啊。
除了要认真地扮演好三哥的角色,还得做好三哥交代的事情。若不是时间上来不及,三哥就亲自出手了。他们可得做得漂亮点儿,不能让三哥失望。
……
张谓被一刀毙命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楚宫里。
得知消息的景庆帝第一反应就是会不会与楚玄有关,再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楚玄睚眦必报的性子了,能饶了张谓才怪呢。
景庆帝当即命高全到河阳长公主府上去,务必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仔仔细细地搞清楚。
沈贵妃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她的第一反应与景庆帝如出一辙,都觉得跟楚玄脱不开干系。
沈贵妃再也坐不住了,跑到锦绣宫去看惠婉。在没有弄清楚张谓的真正死因之前,她得看好惠婉。
过了许久,高全才回到宫里,景庆帝已经有些急不可耐。
“快说,到底怎么回事?可是与那逆子有关?”
景庆帝已经先入为主,自顾自地给楚玄定下了罪名。
高全有些欲言又止,景庆帝忙挥手,在静心斋侍候的一众宫人很快就退了出去。
“启禀陛下,这件事实在是荒唐啊。张二公子是被身边的婢女杀害的,二人算是同归于尽。奴才查看了二公子与那婢女的尸身,二人身上有争执打斗的痕迹。那婢女身上更是惨不忍睹,二公子折腾女子的手段连老奴看了都忍不住心惊。陛下,长公主府的意思是不要声张,免得坏了二公子的身后之名,只说是突发疾病才走的。”
高全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自小净身进宫,腌臜事儿见过不少,可也没有见过像张二公子这般将人往死里折腾的。难怪那婢女拼着性命不要,也得要了他的命啊。
竟是张谓自己做的孽吗?景庆帝有些疑惑,“河阳的意思是按暴毙处理?这件事可查验清楚了,确定没有什么隐情”。
听到景庆帝的追问,高全心中突然有些理解楚玄了。
难怪宁王在陛下面前桀骜甚至嚣张,陛下对宁王可不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态度啊。
“陛下,千真万确,二公子与那婢女厮打的画面有人看个正着,只是没来得及救下二公子。”
“不对啊,张谓虽然不学无术,但还是有些武艺在身的,一个小小婢女岂是他的对手?”
“陛下,张二公子前些日子挨了二十大板,还没有完全恢复。那婢女趁二公子不备,先拿砚台击中了二公子的脑袋,二公子头上可是有个血窟窿的。不过致命的伤是二公子胸口的伤,那把刀可是完全捅进去了啊。”
高全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景庆帝听得气不打一处来,若不是真的把人逼得走投无路,一个小小的婢女哪有这么大的胆子。景庆帝抬手抓起书案上的折子就扔了出去。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气大伤身,万不可动气啊。”
另一边厢,沈贵妃也得知了张谓的真正死因。
她很是鄙夷地撇了撇嘴,河阳养出个什么东西,就这样的东西河阳之前还有脸提想让他尚公主,一家子都是些不自量力的混账玩意儿。
“母妃,您不用紧张,张二表哥一事与四皇兄没有关系。四皇兄虽然与咱们不对付,但是他那样骄傲的性子,还犯不着为难女儿。再说了,有父皇在,他也没有这个胆子。”
惠婉想起最后一次见到张谓就是在河阳姑母府上,从她禁足到现在,一直没再见过,没想到,他就这么没了。
“母妃,张二表哥就这么死了,还真是让人唏嘘。这件事河阳姑母一定会压下去的,免得人都没了,还被人议论纷纷。”
虽然这件事与楚玄没有关系,但沈贵妃尤不放心。
“婉儿,你听母妃的,暂且好好在锦绣宫待着,离楚玄、司徒清沐远一些。他们就是些瘟神,谁沾上谁倒霉。”
惠婉浅浅一笑:“母妃,您当女儿愿意见到他们吗?女儿也不想看见他们。”
沈贵妃点点头,只要惠婉不再冲动行事就好。
惠婉所承受的一切痛苦,在她这个做母亲的心里都是天大的事情。有些事情用不着她的女儿来做,她这个母亲总会找到机会为女儿出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