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新帝登基(1 / 2)
时如逝水。
离大瑄新帝登基之日只剩下七天。
这一年,赵王在朝中用尽手段,六部已有其四归其麾下,军中更是一呼百应,就连丞相……监国,也隐隐偏向赵王一边。
这样的局面让元铭信心倍增,就算道尊应天祈另有想法,想来也难以对抗洪流。
……
……
正月初四对北域万民来说尚是年节,但礼部和太常寺早已有序地做好安排。
一切礼仪往来都在初二前完毕,接下来,将是新帝登基、天下大庆的时刻。
自道尊回来后,赵王府里的门客来往减少了很多。
元铭更是在大明宫偏殿随身侍奉。
连续数日,他都没有说一句帝位之事,应天祈也没说。
但此时元铭不得不开口道:“我是最像父皇的,所有人都承认这点,那个位子没有理由不是我的。”
应天祈说道:“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父皇或许并不喜欢你。”
“二十多年了,父皇对我们三个的态度向来很冷,只有锦儿和小吻例外,但那是另外的原因。”
“的确,在你们四个中,你是最优秀的一个。”
对于这样的赞同,元铭已经习以为常,平静说道:“您放心,我会与父皇一样。”
这里的一样,当然是一样的雄才大略,一样的勤政爱民,一样的完美无缺,一样的……敬奉您。
应天祈看着这面老皇帝的镜子,笑而不语。
……
……
越是众望所归之事,越容易出现意外,这便是所谓命运的捉弄。
元铭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你如此急切,道尊恐会生厌。”
长公主来到王府,看着元铭说道。
原来,她也站到了元铭这边。
元铭看着她说道:“野心就是帝心,神权就是君权。我不过是在向所有人证明,我才是最适合的帝位继承人,只有我才能带领大瑄建立万世之功,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
元锦说道:“正是如此,我才没有去吻儿那边。”
“说到底,不过是想要一些回报罢了。”元铭徐徐说道,“我学习父皇学习了这么久,连做自己都是小心翼翼的,那我理所应当是皇帝……大哥是莽夫,二哥是废物,小吻年幼无知,你看户部和工部那些大臣的选择,多么正确。”
……
……
正月初四如期来临,齐王、赵王、诸位王公、文武大臣齐聚紫宸殿广场。
一束神光落下,显出应天祈的身形。
众人恭敬行礼。
应天祈把那道遗诏递给汤公公。
元铭眸光深沉,果于自信地站在百官之前。
汤公公恭敬地接过遗诏,缓缓打开,默了一瞬,然后以特有的腔调响亮地念了出来。
“……齐王皇四子元吻,纯良仁孝,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大瑄皇帝尊位。”
大臣们面面相觑,以丞相和礼部尚书为首的大臣则跪了下来,诚呼万岁。
元铭站在皇辇前,脸色苍白地看着应天祈。
应天祈没有看他。
大臣们或镇定或意外的视线在两人之间来回转移。
“殿下,这是遗诏。”
汤公公轻声提醒道。
元铭终究还是咬着牙跪了下去。
他跪的不是元铭,不是应天祈,而是自己的父皇。
那个他一直敬重和学习的父皇。
百官俯首、万众瞩目的那个人不是他。
而是他最疼爱也最瞧不起的弟弟。
应天祈慈蔼地向着元吻伸出了手。
元吻有些紧张,慢慢地将小手搭在了应天祈的手背上。
明光流转,衮服着身。
应天祈牵着元吻的手,踏过软红十丈,一步一步地走到那把座椅前,然后转身,见天地与众生。
司礼奏乐。
应天祈挥袖,祥云东来,其中有龙凤飞舞。
万民跪拜。
恭贺声如潮水,淹没了整座京都。
史书有载:天元初年,在道尊应天祈的授礼下,在万民的朝拜声中,齐王元吻正式即位为大瑄第二十四代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