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战前试深浅(2 / 2)
我自率亲兵八百,步兵一万,以荀攸为随军军师,贾诩为监军,统领后军辎重及粮草。
自济南国下济北国,直逼东平国!”
“唯!”
“唯!”
众人得令后,纷纷离去准备。
相对于其他人的积极态度,贾诩确实心中一声长叹。
他本想打打酱油,随便出两个主意就好,不成想袁谭却把最脏最累的活交给了他。
不惑之年,怎么活成了劳碌命啊!
安排完相关事宜后,袁谭抬起头,吐出一口浊气。
在长安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他屡屡被人利用,甚至卑躬屈膝,自然压抑了不少的邪火。
此刻,心情方才舒畅了许多。
想到董白和貂蝉现已安顿在内院中,蔡琰父女则不知安顿的如何。
此时即将离城,总要去拜会一番。
......
州府边的一处府邸上,挂着新做的“蔡府”牌匾。
把守蔡府的门房,都是袁谭的亲兵,见袁谭前来,早有一人上前引路。
刚穿过前院,过了垂门,就看到蔡邕在阮瑀和蔡琰的搀扶下从正房走了出来。
袁谭急忙小跑上前,率先躬身行礼道:“小子袁谭拜见蔡公。
昔日在长安中,化身管垣,言语多有冲撞,还望蔡公莫怪!”
“唉!”
回想起长安的经历,蔡邕一声长叹,他躬身还礼道:“原来管垣就是袁公子,可把老夫骗的好惨......若不是袁公子相救,老夫早已死于狱中!
如此大恩,不知当如何报答!”
“不敢,不敢!”
袁谭连忙上前,扶起蔡邕。
可能是太过着急,这一扶,手指却又碰触到了蔡琰的手指。
蔡琰俏脸登时涨的通红,狠狠的瞪了袁谭一眼,便立即低下螓首。
袁谭根本没有发现,他正一脸关切的看着蔡邕,道:“蔡公在历城,还习惯么?”
蔡邕笑道:“老夫多次逃难,何尝不知疾苦?
历城这些时日,已是老夫过的最为舒适之日......
只是老夫平日只愿弹乐望典,作诗吟赋,但历城中并无老友,煞是无趣
惟有小女和元瑜相陪,聊解郁心。”
说到这里,蔡邕似是想起了什么,恍然道:“正巧袁公子此来,可否陪老夫作诗几首?”
袁谭讪笑一声:“蔡公见笑了,小子只是个粗鄙之人。
带兵打仗都已捉襟见肘,岂敢班门弄斧,与蔡公对诗!”
蔡邕道:“袁公子莫要谦让,老夫曾听元瑜提起,袁公子所做短歌行一诗,为千古之绝唱,怎可以粗鄙自贱。”
“小子委实不善诗词,前番所作,实属侥幸罢了。”
袁谭再次推辞道。
蔡邕神色登时有些不虞,垂目叹道:“公子如此推脱,想来是看不上老夫了!
那短歌行老夫也听元瑜所叙,可万万不是侥幸便能作出。
也罢,既如此,老夫便不叨扰袁公子了。”
言罢蔡邕转身欲走。
“阿翁且慢!”
此刻,蔡琰面颊的绯红已逐渐褪去,双膝微曲,向袁谭行礼道:“袁公子初归历城,定是公务缠身,无暇估计其他......断无轻视阿翁之意。”
蔡邕冷哼一声:“那倒是老夫不近人情了!”
蔡琰还欲再言,袁谭插话道:“蔡公莫要生气,是小子唐突了,蔡公既有雅兴,小子定当勉力为之......不若蔡公出一题目,我们各做一首如何?”
“好,好!”
蔡邕还未说话,阮瑀已兴奋应允。
上次短歌行,阮瑀被压,心中早有再争之心。
毕竟像短歌行这种流传千古的经典,可不是随随便便再能作出,此次定要一展才华,扳回一城。
“即是斗诗,妾身也要参与。”
蔡琰亦是跃跃欲试。
她瞧袁谭三番两次轻薄于己。
看似无意,更似有心。
如此登徒子,竟能作出短歌行这等旷世之作,也不知是真是假。
今日临场斗诗,定要试试他的长短。
殊不知此刻袁谭心中所想却是:早就知道蔡琰是史上有名的才女,看你情绪如此高涨,今日借此机会,定要探探你的深浅。
(ps:虽然一日改为两更,但也有六千多字,也可拆成三章,但不太喜欢2000字断章,太生硬,影响阅读体验,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