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 / 2)
“哦?”
李世民眼前一亮,然后就无语了。
“都还没出生。”韦安平又补充了一句。
没出生你说个屁啊!
李世民差点想打人,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难道就没有已经出生的?哪怕小点,也可以。”
他还没登基,也十分年轻,才二十七岁,完全可以等。
“这个年代的……不记得了。”韦安平摇了摇头,随后安慰道:“其实殿下不必在意。秦王府的文臣武将,已经足够优秀,他们后来的功绩也十分耀眼,足以名垂青史。”
换句话说就是:你们已经是这个时代最靓的仔了!
不必再去寻找虚无缥缈的人才……
“先生说的是。”
李世民点了点头,但却并未完全赞同对方的说法,毕竟谁也不会嫌自己手下的人才太多。
就像后世玩游戏的时候,谁会嫌弃自己的ssr太多呢?
韦安平一听这话,就知道李世民还是不甘心。
于是,想了想道:“殿下可有听过一句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从未听过。”李世民摇了摇头:“请先生指点。”
“意思是:殿下与其在我这里打探人才,不如完善大唐的人才选拔机制,让人才自己冒出来。”韦安平很快解释道。
“先生说的是科举之道?”
“对。”韦安平点头道:“这才是选拔人才的正确方法。科举制一直延续了千年,直到清朝覆灭才废止,但后世也有类似的选拔考试机制,可以说科举精神一直都在。”
“原来如此!”李世民恍然大悟。
能够历经千年,还在使用的制度,绝对是一项正确且成功的制度。
只是……
“听先生的语气,如今的科举之道,似乎不够完善?”李世民又问道。
“差远了。”
韦安平摇了摇头:“科举制的巅峰,是在宋朝。你们大唐的科举制,被门阀把持,只是徒有其型罢了。”
“这……”
被这样当面讽刺,李世民顿时有些尴尬,忍不住反驳道:“科举选才,难道不应该从学子中选吗?”
“话虽没错,但殿下别忘了他们。”
韦安平说着,指了指灵感寺外的农田,那里正有大量的农人在耕种,也有许多小孩在帮着做事。
“百姓……百姓的智慧?”
李世民忽然想起了韦安平曾说过的话。
“先生的意思是,让百姓读书识字,然后通过科举选材?”
“没错,后世的宋朝就是这么做的。”韦安平点头道。
“何其之难也!”
李世民一声长叹。
如今这种情况,让百姓吃饱就已经很难了,让百姓读书识字,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当然难。”
韦安平赞同道:“别说大唐,就算是后世,也做不到人人识字,人人读书。”
那你说这些干嘛?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满脸疑惑。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韦安平再次开口道:“路虽然难走,但又不用一步到位,我们只管往前走,剩下的交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