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岭南的进展(1 / 2)
放榜日的趣闻,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
第二天,李世民就收到了御史的弹劾奏折,弹劾那名狂奔的新晋进士,行为狂悖,不遵礼法,不配进入朝廷做官。
不过,李世民并没有在意此事,只是笑了笑就把奏折放到一边去了。
对他来说,这种小小的狂悖根本不算事。
用先生的话来说,这叫行为艺术。
当初先生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不也躺地上不起来嘛。
百十年之后,这事说不定还能成为一段趣闻轶事呢。
放榜之后,朝廷开始任命新科进士。
不同于第一次科举时的重用,这一次的新科进士,大多被任命在南方。
尤其是岭南一带,竟然占去了半数之多。
拿到这个任命,许多人都傻了眼,以为这是朝廷搞错了。
于是纷纷前去吏部询问,结果才得知这是陛下亲自安排的。
而且陛下还亲口说了一句话,用来勉励这些新科进士。
“你们都是大唐的栋梁之材,就应该去最需要你们的地方!”
听到这个回复,有人一脸懵逼。
也有人热泪盈眶,表示一定遵从陛下的安排,到大唐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次的安排,当然也是为了配合“岭南开发计划”。
对于大唐来说,这是真正的百年计划,关系到将来数百年的国运。
一旦成功开发南方,大唐将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各种物资,足以支撑得起李世民的宏图伟业!
如果计划失败,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发展北方,做一个文、景这样的皇帝。
什么宏图伟业,称霸亚洲,统一世界……想都不用想了。
为了达成这个计划,必须要有人去南方,去岭南!
任命下达不久,岭南便传来了消息。
使者通过三百里加急,传回了岭南开发的最新进展,顺便带回了十几名岭南的青年才俊。
说是青年才俊,其实就是岭南当地高官的儿子,地位跟之前的冯智戴差不多。
他们来长安,一方面是作为质子,另一方面则是前来学习文化,然后再回去传播。
对于这些人,李世民的处理很简单,一股脑地交给韦安平就行。
韦安平的处理更简单,直接丢进学堂里,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青年才俊并没有多少人关心,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岭南的进展。
在甘露殿中。
韦安平和李世民一起,看完了冯盎、李公掩等人的奏折。
看完之后,两人对岭南的具体情况,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首先,是李公掩那批人。
抵达岭南之后,他们立刻与冯盎取得了联系,然后跟当地人沟通,很快拟定好了一批种植园的地址。
随后由冯盎发动当地百姓,为这些种植园铺路修桥,做好基建。
另一边,李公掩也派出人手,前往南洋的昆仑岛购买昆仑奴,顺便赎回一些被拐卖到岛上的大唐子民。
其次,是学堂的那批技术人员。
他们抵达岭南之后,很快就在当地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学堂,并且成立农学试验基地,然后开始四处搜寻甘蔗和橡胶树的良种,然后进行引进栽培。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当地建立了新的农具工厂,专门生产来自长安的先进农具。
另外,林邑国送来的稻种,也在当地得到了良好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