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面包窑(2 / 2)
“甜……甜瓜!”
看到甜瓜,沈月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她之前还在感叹这里夏天水果少,没想到真的让她发现了水果。
沈月瑶很喜欢吃甜瓜,感觉夏天吃甜瓜也很解暑。
沈月瑶顾不得吃惊,赶忙采摘甜瓜。
好在她有空间,否则光带着背篓,哪怕带着麻袋,也装不下这么些东西。
再就是背着很多东西往山下走的时候,村里人都会看,也会忍不住问。
有空间就不用担心背着东西沉,也不用担心村里人看到了会问。
而且有了甜瓜后,就可以弄出甜瓜种子,之后就可以种植甜瓜了。
每年就可以吃到这些甜瓜了。
夏季吃冰镇甜瓜也很好吃。
“将这些东西带回去,大丫二丫大宝二宝一定很高兴。”
沈月瑶满载而归,脸上都是满脸笑容。
哪怕身上出了汗,她也不觉得热。
沈月瑶回家的时候半下午的时候,村里街口都没什么人。
也只有到傍晚的时候村里街门口才会坐满了人。
这会大家都忙活着,再就是街门口也热。
想乘凉的人,大多也都在村子中间的那颗老树下,那棵树很大,很遮太阳,属下还有石桌石凳子,方便大家说话聊天。
苏大丫苏二丫在家里带着其实挺无聊的。
两个人就在家里院子的树下坐着看书。
两个人现在都养成看书的习惯了。
闲着没事的时候,可不喜欢浪费时间,就喜欢看书。
一开始是想学知识,后来发现看书真的很快乐。
书中的故事能让她们沉浸在其中,尤其一些杂记,能让她们了解各地风俗民情。
她们甚至都想着是不是可以去那样的地方看一看,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
此时的苏大丫苏二丫还不知道旅游这种说法。
两个人听到声音,赶忙兴奋的跑了出去。
一看沈月瑶回来了,就很激动,“三婶,你回来了!”
“三婶,东西是不是很沉,我们来帮你。”
苏大丫苏二丫帮忙将沈月 瑶身上的东西拿下来放地上。
她们都感觉很沉。
沈月瑶路上的时候将东西都放空间里,到家的时候,再将东西重新方背篓和麻袋还有篮子里。
“不累,三婶给你们带了好东西。”
一听好东西,两个人眼睛亮晶晶的。
大宝二宝也从屋里跑出来。
“娘好东西,好东西。”
“娘带好吃的了。”
以前沈月瑶去山上回来也会发现一些好吃的。
比如草莓,他们吃了草莓都觉得好吃。
还专门收集了种子,回头好在地里种草莓。
沈月瑶笑着道:“确实是好东西。”
沈月瑶将篮子上的布打开,“你们看,这是树莓。”
“可以吃很好吃。“
“还有这些,这麻袋里是甜瓜,去洗了吃吧。”
苏大丫激动的道:“树莓,还记得小时候被流放的时候,路上很饿很渴的时候,休息的时候爹会在山上找到树莓给我们吃,那时候真的好好吃,之后再没见过树莓了。”
小的时候一家人被流放,路上真的很辛苦。
本来二叔可以没事的,就是因为路上太过辛苦,二叔身子骨弱,再后来就没抗住。
想到这些,苏大丫心里也沉甸甸的。
她也想父亲了。
也不知道父亲去缴费什么时候回来。
苏大丫想到她之前不懂事让爹生气的样子,也有些内疚。
其实爹真的对她很好。
只不过很多时候爹不会表达。
哪怕娘那样对爹,有什么好吃的爹都舍不得吃,会留给她吃。
苏二丫那会更小,没啥印象。
“原来这就是树莓,之前听村里人说起过,说以前地坡上都会有这样的树莓,只不过一有这样的东西就被村民们摘了,连树枝都会带回家,可能后面树莓就不长了。”
“还是三婶厉害。”
沈月瑶道:“山林外围也没有这种东西,都是在山林里面才发现的。”
沈月瑶明白,村里人平日吃不饱饭也没啥零食好吃的解馋,但凡山上有什么可以吃的,大家都会早早的采摘了。
就跟药材一样,挖的太过频繁,可能药材就没了。
所以要想吃到水果,还是要自己种植。
苏大丫拿着东西去洗了,苏二丫研究甜瓜道:“都是瓜,跟角瓜黄瓜不一样,能做菜的吧?”
沈月瑶笑着耐心解释道:“这是甜瓜,属于水果,跟角瓜炒菜做饼不一样,一会你尝一尝就知道味道有多好吃了。”
“对了娘还没回来啊?”
这么好吃的东西沈月瑶也想让孟老夫人尝一尝。
苏大丫道:“奶奶去河边洗衣服去了。”
沈月瑶道:“不是让她歇着,有些活我来做就行。”
其实孟老夫人洗衣服那就是将全家的衣服都洗了,连她的衣服也都带去洗。
有时候沈月瑶都很不好意思。
但孟老夫人没觉得有什么。
苏二丫道:“奶奶其实挺喜欢去河边洗衣服的,就是我们也喜欢去,在河边坐着,看着水流都很舒服,听村里人说话,说谁家谁家的事情也挺有意思的。”
沈月瑶能明白这种感受。
平日村里人没什么娱乐活动,其实聚一起说话就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对他们来说可能去河边洗衣服不是去干活,就是去放松的。
沈月瑶道:“先把东西洗一洗,洗干净了放一边,你们吃就行,我看看发酵的如何了。”
沈月瑶去洗了把手,进了灶屋,打开锅盖,看了看大叫的麦芽和糯米。
“好香啊。”
苏大丫苏二丫在院子里都闻到了麦芽的香味。
沈月瑶也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自然香甜味。
这就是自然的气息,没添加任何东西。
沈月瑶拿起勺子来舀了一勺喝了一口,她都忍不住陶醉起来。
真的带着浓郁的麦芽香气还有清甜的味道。
苏大丫在院子里洗水果,苏二丫进来道:“三婶,是不是可以做麦芽糖了啊。”
沈月瑶点头道:“嗯,发酵好了,可以做了。”
她去后山一趟一来一回都不止三个小时了,在这个时代大家习惯说时辰,一个时辰代表两个小时。